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一带一路”合作使农产品和技术人才引进来又走出去

2017-04-17 13:41:34|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来自中亚地区的优质粮油产品在中国消费市场大受欢迎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晋):驼铃声声的古丝绸之路上,葡萄、苜蓿等农作物沿着古代丝路传入中国,中国的茶叶、丝绸也由此走向世界。而今,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曾经的丝路重镇中国陕西省,积极搭建农业国际交流的平台,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在农产品和技术、人才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

  中国西北陕西省的西安港务区内,大型现代化设备正在从列车上吊装集装箱。今年2月22日,第一列满载哈萨克斯坦小麦的中亚班列粮食专列驶入西安港,这里成为了中国内陆地区唯一的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肉类进境口岸。来自欧洲和中亚地区的农产品,经由这条运输大动脉源源不绝地运抵中国。西安国际港务区港口和口岸业务推进局副局长白秦滨介绍说:“粮食口岸的第一单已经到货,将哈萨克斯坦的小麦运到中国境内,然后在中心站下车转运工厂后,磨成小麦粉后向市场销售。哈萨克斯坦小麦品质特别好,目前销量情况非常理想;我们的肉类口岸已经通过验收,近期我们第一单正在海上漂,4月20号-22号左右抵达天津港,通过转关、海铁联运进入西安港,从而进入整个西北地区的消费市场。”

来自中亚地区的优质粮油产品 李晋摄

  便捷的运输通道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的升级。2016年12月,中哈爱菊农产品加工园区在哈萨克斯坦北部顺利投产。该工业园区年处理菜籽达到30万吨,带动当地就业近2000人。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贾合义看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合作是双赢的典范:“哈萨克斯坦有十三个陕西省这么大,人口只有陕西省的一半,地大物博,土地大概有三分之一到一半闲置,每年农民种什么不知道,种了之后卖不出去,非常着急。我们过去之后跟政府和当地农场成立订单农业合作社,政府掏钱在农民播种的时候,农民收获后交给我,政府给我出口退税和低价格农业补贴,正好优势互补,所以这对他们国家来说是非常喜欢的项目。”

  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加工园项目负责人刀仁在接受记者远程视频采访时表示,中哈农业合作项目带来了系列利好,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新疆向西,途径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哈萨克斯坦,从中他看到了国家发展的机遇,他说:“这个工厂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工厂生产量一年可以加工30万吨菜籽,对我们国家农民是有利的,可以扩大我们的种植面积,多种植油料产品,比成本差不多的小麦的销售价值高得多,现在这个油厂大部分都是当地工人,还增加当地税收,促进了出口,把哈萨克斯坦生产的东西向中国出口,这对我们哈萨克斯坦国都是有利的。”

经由中欧班列运抵西安的哈萨克斯坦小麦集装箱正在卸货 李晋摄

  曾多次前往中亚国家考察交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单卫星认为,农业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合作的重要内容,涵盖农产品品种培育、生产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他认为,中国在旱作农业的灌溉和育种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市场巨大,这与丝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的现实契合。他说:“以哈萨克斯坦来说,农业条件非常好,地域辽阔,目前生产水平低,也不需要那么多农产品,和我们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是互惠的。农业走出去战略中,一个是提升他们的生产水平,同时也为他们的农产品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我们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众多,要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和技术的积累。中国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特点开展了深度国际合作。从2005年起,杨凌共执行71期援外培训项目,参训人次超过1700,培训内容涵盖节水灌溉、水土保持、设施农业、农业经济管理等关键内容。正在陕西参加“节水灌溉”研修培训的坦桑尼亚农技人员卡迪尔表示,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农业交流和合作尤其体现”双赢“的理念:“在这里学习对我非常有帮助!我们学到了很多经验,我们在坦桑的农业项目缺乏经验,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但是从这里我们找到了答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计划进展顺利,中国和非洲都从这种合作中获得利益,这是合作的基础,未来一片光明。”

  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各领域合作正在不断深入。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技学员在陕西杨凌农业合了示范区学习中国节水灌溉技术 李晋摄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