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甘肃省大力建设高校产业研究院推动成果产业化
2024-02-27 09:53:03来源:甘肃日报编辑:王奇英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我省大力建设高校产业研究院推动成果产业化

  由兰州大学牵头成立的甘肃核产业研究院研制的反应堆堆芯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在国家重大任务中实现了批量应用;由兰州交通大学牵头成立的太阳能光热产业研究院研发的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技术已在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得到商业化推广应用;由甘肃农业大学牵头成立的种业产业研究院育成的新品种“甘农薯7号”打开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繁育的新局面……

  为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打通高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瓶颈,切实通过教育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省教育厅于2022年启动了高校产业研究院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批准建立18个高校产业研究院。

  从“生根”到“深耕”

  2022年,省教育厅联合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政府国资委等部门印发《甘肃省高校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明确高校产业研究院要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创新与市场需求对接、创新劳动与利益收入对接,致力于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随后,探索发展机制、分步实施建设、深入调查研究、强化技术攻关……快马加鞭,捷报频传。2023年,为进一步提升高校产业研究院建设水平,打造高能级产业研究院,省教育厅制定了《甘肃高校国家级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在已批准建设12个高校产业研究院的基础上,又积极培育6个国家级产业研究院。

  各产业研究院邀请合作企业开展建设实施方案的优化论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铺就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依托由兰州大学牵头成立的甘肃核产业研究院与中核集团就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讨;由甘肃农业大学牵头成立的种业产业研究院与甘肃五谷种业、甘肃亚盛种业等企业就合作科研基地、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过去一年,这样的思路碰撞有多次。

  所有的探索,都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努力探索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在新时代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按照既定的目标,如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3年批准建设的6个产业研究院已完成揭牌和实施方案论证工作,并已开始相关产业的技术攻关。

  合力攻关“卡脖子”技术

  敦煌,这里全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多个小时,炽热的阳光倾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这里,建成了世界上首座商业运行,且由兰州交通大学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正常天气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

  该项目以高温熔盐作为集热、传热、储热和换热统一工质,整体实现了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新工艺流程,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当高校的人才、智力遇上企业的生产力、创新力,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些产业研究院给出了答案。

  基于已有的科技创新、产业化、人才团队和平台等基础,太阳能光热产业研究院围绕全省产业发展布局,激活创新源头,联合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建设“资源整合、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市场运营”四大功能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同样,甘肃核产业研究院瞄准国家战略、服务甘肃核产业以及中核集团核产业发展,构建集研发载体、产业需求和创新资源于一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营造包括人才生态、金融生态、空间生态在内的产业创新生态。

  前不久,甘肃核产业研究院、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志毅教授带领团队,专程为西安古城墙做了基于宇宙射线缪子的健康体检“CT”。该成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率先掀起了缪子技术的深度应用。

  刘志毅教授团队对西安古城墙的探测,是国内首次实施的缪子成像技术应用于大型文物古迹的实验研究,为有效解决特定大型目标物的内部成像难题提供了重要技术装备。当下,团队正在实施对麦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的缪子数据采集工作。

  ……

  精准对接各地产业需求,各产业研究院开展校企联合攻关,让科研与经济的现实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23年7月中下旬,是河西玉米开花散粉的关键时期。每天早晨7时到下午6时,种业产业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彭云玲教授带领团队成员顶着炎炎烈日,在武威黄羊镇玉米试验田里进行着套袋、授粉及农艺性状表型数据采集等工作。他们深入生产一线,边实践、边服务、边研究,着力培养有理想、肯奉献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在河西走廊、陇中黄土高原区的多个科研试验站点,一份份样品、一组组数据,生于泥土、用于生产。

  “唯有把双脚深深扎进泥土里,才能长出真本事来!”在甘肃农业大学校长柴强看来,科研平台为学科建设和种业振兴提供了强力的硬件支撑,为学科的持续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同时也兼顾了培养人才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协同育人不可或缺。高校产业研究院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将企业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和科研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此外,选派优秀教师进驻企业,让龙头企业有了教授总工。

  各高校产业研究院表示,将引培并举,提升人员学术水平,不断完善研究院科研人才激励机制,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与创新团队,培养一批青年学科骨干队伍,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建立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产业学院,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通讯员 郑芃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