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学生为暑假作业摆地摊 遭保安城管两头"追"
孩子心声
爸妈挣钱不易
10天只挣了1元钱,却坚持不要零花钱
7月20日下午,12岁的小宋告诉成都商报记者,10天来,他一共卖了两个“奥特曼”,每个一元钱,进价0.5元,一共赚了1元钱。
“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摆摊时我就和他们说好了,赚钱了就是我的零花钱,现在虽然只赚了一元钱,但这10天我没向爸爸妈妈要过零花钱,没钱我就不用。”小宋说。他的说法也得到了他妈妈的证实。
生意好的小方也早已和父母达成协议,父母出本钱,自己前去购买玩具并销售,利润和父母平分。10余天下来,他已经赚了100多元,“这些钱我都存下来了,等着以后要用时再用。”
从7月初放暑假开始,绵阳长虹世纪城小区的人行道外,每晚6时许至9时许,都会有10个左右的小学生摆地摊销售一些小玩具,当起了小老板。其实,这是他们的暑假作业之一——社会实践。孩子们坦言:这个作业,锻炼了他们的勇气,也体验了父母挣钱的辛苦。
然而,在孩子完成这道特殊作业的同时,也遭遇了现实的尴尬——因为占用了人行道,影响了市容市貌,遭遇到城管的介入。针对孩子们的特殊情况,为了帮助他们完成暑假作业,又不影响市容市貌,目前,绵阳城管正在积极同学校和市场联系,帮助孩子们进入正规地点摆摊。
这是一道孩子们给城管出的“难”题
虽然是暑假实践作业,但乱摆摊给城管管理带来了麻烦。
劝说离开显得不近人情;不劝说,执法不严,影响市容市貌。
怎么办?
这是绵阳城管的“解答”
积极同学校和市场联系,让孩子们进入正规地点摆摊,帮助孩子们安全完成暑假作业
集体练摊
孩子们不为赚钱
而是为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
7月20日晚6时30分许,绵阳长虹世纪城小区外,行人们被一个卖玩具的小地摊所吸引。地摊上摆的是“奥特曼”、“魔方”、“电动鱼”等小玩具,12岁男孩小宋是这个摊位的老板。他安静地坐在一个小凳子上,等着顾客上门。
在小宋摊位旁边,还有一名瘦瘦的小朋友,他摊位上的玩具大多都是会动的小动物,他卖力地吆喝,吸引了许多带小孩的大人。他还和大人讨价还价,一个喊价10元的电动小鸡,最终以8元钱成交。这个小朋友姓方,今年9岁,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也是这片场地的“开发者”,在他的带领下,练摊的小朋友变成了现在的十余个。偶尔,有路人会问上几句,“小朋友是为了挣零花钱来摆摊吗?”
其实,孩子们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我们其中一个作业是要进行一次实践活动,去体验社会。活动内容和形式没有限制,老师让我们自己选择。”小宋说,放假后一天晚上,他看到小区外有个小朋友在摆地摊卖玩具,于是也想跟着体验实践一下。小月的摊位是最好的,父母让她把玩具铺在地毯上销售。由于年龄小,父母就在几十米外偷偷观察她。
学校说法
社会实践是暑假作业
让孩子们在课本外体验生活
小宋等10余名小朋友,就读于绵阳市高水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校长雷震介绍,社会实践是学校布置给学生的一项暑假作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没有限制,各年级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决定。
“根据年级大小,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参加少年军校、夏令营、体验父母的职业等等,让孩子们体验书本之外的东西,包括锻炼他们的勇气,体验父母挣钱的艰辛,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雷震说,同时,待开学后,学生们将自己的体验带进课堂,也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
在小宋的妈妈宋女士看来,这样的实践活动,她非常支持。班主任曾告诉她,在小宋的班上,很多学生不知道节约,常常放学后,老师都能在垃圾桶旁拾捡到很多还可以用的铅笔。
“我让孩子来摆地摊卖小玩具,挣的钱当他的零花钱,但本钱必须还,这样一来,不管他挣多挣少,至少可以知道挣钱不易。同时,也可以锻炼他的勇气,改变他腼腆的性格。”宋女士说。
遭遇尴尬
摆摊地成难题
遭遇保安城管两头“追”
小朋友们的暑期社会实践,虽然有不少支持者,但也遇到不少现实尴尬。
第一天,孩子们将摊位摆在了一家火锅店门口,火锅店的保安来下了“驱逐令”:“小朋友,这里属于火锅店的范围,不可以在这里摆摊。”
“我们是在完成暑假作业要求的体验生活,不是卖东西挣钱。”小朋友们回答。
“还是不行,这是我们的规定。”保安有些“铁面无私”。
无奈之下,小宋打电话向妈妈求助,妈妈安慰了他,建议他们换一个地方继续。“几个小孩又把摊位搬到了外面的人行道路口,谁知道城管又来了,有这些问题锻炼一下他们,也是挺好的一段经历。”小宋的母亲宋女士说。
城管来后,告知小朋友们,在人行道上摆地摊,影响市容市貌,而且旁边就是停车点,很不安全,建议他们换个地方。无奈,小朋友们又得重新找地方。
解决难题
城管拟协调市场提供摊位
帮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
虽然是孩子们的暑假实践作业,但乱摆摊,给城管管理带来了麻烦。劝说离开,显得不近人情,不劝说,执法不严,影响市容市貌。
“我们也很为难,虽然孩子们是为了完成暑假作业,但也不能乱摆摊设点,如果家长或群众纵容,这在孩子的心理方面又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绵阳城管局涪城分局三中队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该负责人表示,为了帮助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他们决定与旁边的市场方联系,免费提供摊位,供孩子们销售小玩具。同时,与学校联系,看有多少这样的学生,如果学生需要这样的实践,可以到城管部门报名,城管部门会根据人数的多少,合理安排各个学生的摆摊时间。
“城管能帮助孩子们,肯定会给孩子带来更积极的影响。”宋女士说。
镜鉴
这是一个
不太成功“解答”
为了让9岁女儿在暑假有个锻炼机会,住在北京什刹海附近的田先生带女儿在前海东沿练摊卖灯具时,于2013年7月25日晚9时许遭身着类似保安员制服的人殴打。小女孩说,“我一直想买一个相机,爸爸说可以自己学着赚钱,后来他想了想,说去练摊。我很兴奋,觉得很好玩,就答应了去摆摊,也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爸爸还弄了一张纸,写上了城管叔叔多多支持。”
然而,孩子的练摊还是引发了一场冲突。目睹了冲突的孩子说,“我一定要回去告诉我的同学今天发生的一切。”事后,北京西城区官方回应称,什刹海综合执法人员在清理整治无照商贩时与摆摊的9岁女孩父亲发生冲突,多名执法人员受伤。
对于这起风波,有人称,这位父亲不该让孩子“练摊”,毕竟,社会实践活动要合法,否则会让孩子的社会实践处于风险之中,也没有对孩子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有教育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孩子的创业意识、吃苦品质,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城管部门不应该粗暴地扼杀孩子的社会实践热情。
这是一个
亡羊补牢的“解答”
2010年发生在美国的“柠檬水女孩”故事曾引发全球热议。
一张橘红色的纸被蓝色胶带固定在银色桌子上,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两个英文单词:“柠檬水”、“50美分”。桌上摆着两袋纸杯、一包浓缩柠檬粉……7岁的俄勒冈州女孩茱莉在一个地方集市上售卖柠檬水,“本来是想挣点零花钱,去迪士尼乐园玩的时候买些玩具”,但因没有卫生执照被地方卫生管理员驱逐。
茱莉的遭遇迅速引发媒体关注。很多人指责当地管理机构无权将小女孩赶走,称其扼杀了小女孩的创业热情。在舆论压力下,当地地方官亲自向女孩的母亲道歉,并要求卫生管理机构在执行相关法律时倍加谨慎,鼓励而非阻碍公民创业。
对于地方官的道歉,茱莉的母亲有些吃惊。当地地方官科根解释,卫生检查员关闭了好几个柠檬水摊,小茱莉只是这些摊主之一,“检查员的工作就是检查食品卫生情况,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但他也承认,“检查员是在严格遵循规定,但他们也应该给小女孩和她的妈妈一个‘空隙’。”
“我也有小孩,我不希望他们像这样被对待。我需要向人们道歉。”科根说。
除了这个道歉,当地一家广播电台主动资助茱莉在一家连锁商店开了一个新的柠檬水摊,最终帮助茱莉成功凑够了去迪士尼乐园的钱。综合新京报、中国青年报
这道题 必须谨慎对待
观察
熊丙奇(教育专家)
或许有人会说,培养孩子社会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其他的形式,为什么选择练摊这种方式呢?毫无疑问,确实有其他方式,可是,如果让普通老百姓,要通过复杂的手续,才能让孩子去体验,我相信,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了。换句话说,在街边练摊,是十分便捷的“创业实践”。就像美国“柠檬女孩事件”,女孩要摆摊,依法要去办卫生执照,如此下来,有可能热情都没有了。
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只有2%不到,相比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率20%,差距较大。一名学生的创业意识、兴趣,需要从小就培养、激发,但在我国,很难找到让小孩子可以体验创业、打工赚钱的机会,除了传统意识之外,还有就是制定有各种限制,缺乏社会环境的支撑。比如,在英国,7岁孩子可以帮邻居洗车赚钱,12岁孩子可以帮人临时照看小孩,而且各社区有专门的培训,另外,法律规定,13岁以上的少年可以担任报童。这些都是为孩子的成长所考虑的。
给孩子一个机会,就是给社会和未来一个机会。保护孩子的社会实践热情,而不是扼杀孩子的热情,即便其在这方面的尝试有些违规,执法者也必须谨慎对待,这是孩子们练摊给城市管理者所上的一课。
成都商报记者 汤小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