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所华南医学高校大学生广州比试争夺全国总决赛参赛资格
比赛现场
参赛选手对“病人”实施急救
国际在线消息(驻广州记者 韩希):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竞赛华南赛区的比赛9日在位于广州的暨南大学进行。
比赛由国家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和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来自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13所高校的56名大学生选手参加了这次比赛,竞赛项目基本涵盖内、外、妇、儿、急救、护理、皮肤病、眼耳鼻喉等学科,参赛的医学生以医学仿真模拟人为操作对象,进行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基本理论的现场考试。经过初赛、复活赛、半决赛、决赛,最终包括东道主暨南大学队在内的5支队伍获得代表华南地区参加今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全国总决赛的资格。
竞赛以“尚医德、兴医术、奉学道、展风采”为主题,旨在培养医学生临床专业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及应用能力,倡导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及创新意识,提升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促进各高校重视临床技能教学及医学生临床训练,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记者在现场看到,“皮肤发黄有几天了?”,“是全身黄还是眼睛黄?”,“什么时候开始发热?”,“体温多少?”,“是足月产吗?”,“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等等。这些不少新妈妈带小孩看病遇到过的情景,成为了“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区赛”其中的考题。
考官对每个考核环节进行打分
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徐安定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的临床技能竞赛主要考核参赛者的综合能力,即不仅考参赛选手的临床医学技能,也包括与患者的沟通,是否保护患者隐私等人文关怀的细节。比如当“患儿家属”对孩子的黄疸表示担心,问“医生”是否严重时,医生有否对其进行安抚;在进行穿刺等操作前,“医生”是否有对患者先说明情况,并取得知情同意等的不同回答均直接影响参赛选手的得分。
记者也注意到,为了让竞赛更接近真实情况,本次比赛使用的模型是进口仿真模拟人,有的可对“医生”的问诊做出简单回答;抽血时会有血流出;用电筒照“眼睛”时,“瞳孔”会缩小。此外,考验其动手能力的清创缝合以及肠吻合技能,器具也分别采用了猪脚和猪肠子,配备的手术器械和耗材均与真人手术无异。
这项比赛于2010年开始举办,现已举办过六届。全国分六大赛区,今年的总决赛将有来自各赛区的42支优胜队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