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又见《樱桃园》

2016-05-24 18:53:0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韩基韬

图片默认标题

23日,话剧《樱桃园》主创团队举行媒体见面会 拍摄:李哲雅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郝志慧 李哲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樱桃园,而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多少人心中的精神家园不断黯然让位于效益发展。我美丽的樱桃园,让我如何与你惜别…”

  《樱桃园》这部百年来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的契诃夫经典之作将于6月16日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与观众再次重逢。5月23日,该作品举办媒体见面会,导演李六乙、译者童道明、主演卢芳、濮存昕、张培、雷佳等一众主创悉数亮相,与观众一同分享他们与《樱桃园》戏里戏外的那些情缘。

  “樱桃园的命运”牵动现代人的心弦

  《樱桃园》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亦是契诃夫式心理现实主义的力作,故事以19世纪末俄国的一所贵族庄园为背景,讲述了女地主柳苞夫世代居住的樱桃园被拍卖的经过,这个贵族家庭里的大多数人都善良而无用,他们沉湎在对往日的感伤和迷恋中,而在当时俄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期,这是一群正在被时代抛弃的人。

  著名翻译家、戏剧评论家、《樱桃园》的译者童道明指出,如今,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对契诃夫《樱桃园》的解读也有了与时俱进的变迁,阶级观点逐渐让位给人类意识和人文关怀。在这部作品中能够看到那些有精神价值的“樱桃园”不得不让位于有经济效益的“别墅楼”,人们不得不与那些陈旧而美丽的事物告别。“樱桃园的消失”正是击中了现代人内心的困惑纠结。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似乎每天都在迎接一幢幢新的“别墅楼”拔地而起,同时也在目睹一座座“樱桃园”就地消失。如同那巍峨的北京城墙、那饱经历史风霜的建筑不断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那令人忧喜参半、心灵怅惘的“砍伐樱桃园的斧声”就这样隐隐地回荡在我们耳边……

  童道明说:“或许我们无法逆“历史潮流”,保留一座座注定要消失的“樱桃园”,但我们至少可以与其依依惜别。《樱桃园》这部作品就是要给予我们这种情感和美德上的教育。”

  如琢如磨,重构经典

  《樱桃园》是李六乙导演继去年导演《万尼亚舅舅》之后,再度执导契诃夫的作品。李导表示,契诃夫的作品是划时代的,它是当代的也是未来的。在本剧的排演上,李导不但对演员的表演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运用了创新的舞台设计,以期带给观众深刻而全新的观看体验。同时,在排演理念上,他希望给观众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让每个观众对《樱桃园》都有自己的解读。

  本剧由人艺实力派演员濮存昕、卢芳等倾力加盟,演员的实力阵容也为作品的高质量呈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演过多部契诃夫作品的濮存昕表示,本部戏在演绎流程中并不是以故事形态呈现的。他说:“故事不能单从情节上看,而需要我们去给观众演出这种意识。我们是用契诃夫笔下的故事当作载体来演绎表达人物的内心。在排演过程中,我们对戏剧表演的技巧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希望为观众带去一部不一样的《樱桃园》。”

  主演卢芳坦言,出演本部作品难度着实不小。“这部戏有过去,未来,唯独没有现在。演员必须超脱于时间和空间之外,在独白的处理上也需要做到把主客观交织,这对演员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内心只能做到百分之一百二,才能表现出平静的状态。”

  据悉,目前该剧的排练也将进入冲刺阶段,经过最后的调整,6月16日广大的观众将有机会在人艺又见《樱桃园》。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