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是关键
核心提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束之高阁、无用武之地的“屠龙之术”,也从来不是只为少数人、只被少数人掌握的“贵族学术”。我们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讲故事”作为基本方法融入理论宣传中,把厚重的理论和轻巧的传播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首都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灵深处,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当前,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从哪里入手?怎么才能抓出成效?关键一点是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
图: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同与会专家亲切交谈。
第一,着力破解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客观上也存在着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问题。破解这一问题,一要强化创新性、防止“跟不上”。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如果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那么马克思主义可能就会跟不上时代、实际,就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始终把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理论工作“四大平台”的作用,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源流、基本原理、理论精髓、立场方法和发展成果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以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为引领,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让马克思主义做到永远聆听时代声音,及时回应时代呼唤。二要强化导向性、防止“看不到”。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始终和全过程,体现到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等各领域,体现到学科建设、教材编写、学术评价、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各方面,体现到研究规划制定、课题评审立项、成果鉴定验收等各环节,推动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让马克思主义不再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三要强化融入性、防止“够不着”。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束之高阁、无用武之地的“屠龙之术”,也从来不是只为少数人、只被少数人掌握的“贵族学术”。我们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讲故事”作为基本方法融入理论宣传中,把厚重的理论和轻巧的传播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首都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灵深处,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第二,着力破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的问题。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为此,一要抓协同创新、去“短板”。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攻关机制,探索政府部门与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科研合作新模式,实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协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基础研究数字化平台,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二要抓智库建设、去“短视”。哲学社会科学不能“病急才投医”,也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从北京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事关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大型城市治理、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问题,重点建设一批首都新型智库,为促进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咨询。三要抓“走出去”、去“短腿”。我们正在从事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着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这理所当然地要求用中国理论、中国概念、中国话语来阐释。然而,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短腿”境地。我们要加强对中国实践的理论概括,提炼标识性概念,创造我们自己的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性学术交流,让世界更多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第三,着力破解“有专家缺大师”“有队伍缺骨干”的问题。社科人才队伍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支撑。必须承认的是,当前仍需要继续改进学风问题,仍需要更多国际水准、国际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仍需要更多积极投身于理论宣传、意识形态斗争的骨干,等等。一要在培养上下功夫、完善人才体系。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为社科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二要在凝聚上下功夫、团结“五路大军”。北京是首都,是全国文化中心,中央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多,党校、社科院、高校、党政研究机构、军队系统“五路大军”聚集;研究人员规模大,总体水平高。从一定程度上说,凝聚团结人才和培养人才同等重要。要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问出处、同等服务”的决心和气度,主动做好服务,创造良好环境,拓展联系渠道,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他们为首都建设贡献才智。三要在使用上下功夫、建立“战斗队”。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潜藏漩涡,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一批理论素质高、敢于担当的核心骨干,而不是都做“沉默的大多数”。要整合首都高校、社科研究机构力量,建立一支能够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倾向性问题作出快速反应、科学辨析的,具有较强理论素养、生动表达能力的引导队伍,帮助人们澄清错误认识,有效引导社会思潮。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宣传部)
(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