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派电商倒逼“广东制造”转型升级
在电商行业,通过不断创新闯出差异化道路的广东企业有很多。图为深耕特卖模式的“唯品会”办公场景。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祥 摄
电商年中大促在6月中旬达到白热化。记者从亿邦网统计数据看到,“6·18”当天京东平台的销售排行榜中,3C品类、家电、个护、体育品牌等类别的销售前五强,广东企业上榜最多。而在全国“买买买TOP5”榜中,广东是排名第一的消费省;广州、深圳均进入消费最大的五强之列。
目前,广东已成为国内电子商务第一大省,网络零售用户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第一季度,广东电商交易额占比13.7%,继续稳居全国首位。
广东电商企业的强大实力,不仅源自市场内生力量,也离不开“有形之手”的帮助。为保证广东在电商领域继续领跑,广东近年出台多个帮扶政策和规划指引。其中,《广东省电子商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5年,全省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12%以上。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5%以上。
有专家指出,广东电商的飞跃式发展,已经成为广东以信息化引领传统产业转型、探路新业态新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电商作为流通渠道的补充和优化,给广东产业裂变、创新发展赋予了巨大想象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叶丹
现象
20多家广东电商扎堆谋上市
6月27日,记者从广东本土互联网服装时尚集团汇美获悉,该公司最近正式向国家相关部门递交了IPO申请,预计招股书很快就会公开。
茵曼创始人、汇美时尚集团掌门人方建华介绍,该公司近几年在“双十一”大战中战绩辉煌:2014年汇美集团“双十一”销售为1.85亿元,全年销售规模近10亿元。2015年“双十一”,整个集团的业绩目标为2.5亿元……
在广东,像汇美这样从“淘品牌”慢慢发展壮大成多元化集团的电商,进而向资本市场进发的并非个案。
据阿里巴巴集团介绍,今年4月,应包括方建华在内的汇美集团等10家拟上市企业建议,阿里巴巴专门成立“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帮助这些品牌电商企业与证监会、交易所沟通,协助券商完成对商家的访谈和尽职调查。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在阿里平台,有近50家商家正在计划启动IPO,其中广东企业占比最大,包括汇美、骆驼、韩后、周大生、小熊、林氏木业、好女人、琪朗家居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正计划冲刺资本市场的广东电商,包括阿里平台和其他平台上的,初步统计至少有20多家。
不仅老牌电商企业,不少新生代的创新创业型电商,近年亦成为资本追逐的“网红”。记者从部分投融资研究机构获悉,近两年在“双创”热潮中,广东企业尤其是拥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商、电商服务、跨境电商等企业,均成为风投的目标。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跨境电商投融资报告,2015年在项目分布领域结构中,广东占比最多,达到28%。
广东电商备受资本青睐,源于这个群体蓬勃向上的活力。
省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介绍,广东已有腾讯、兰亭集势、环球市场等一批龙头标杆电商陆续在国内外成功上市。B2C领域,唯品会成为我国第三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引领特卖网络零售行业的发展。B2B领域,环球资源、环球市场位居全国前列;腾邦国际、芒果网位居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营收份额前十位。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领域,也涌现出广东塑料交易所、欧浦钢网等一批年交易额超100亿元的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
省商务厅指出,广东电子商务正处于总量扩张、领域扩大、密集创新的阶段,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呈现规模化、专业化、集聚化发展的特点。
数据显示,近年我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约3.36万亿元,2013—2015年,我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率达30%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电子商务支撑及衍生服务逐步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发布的《广东商贸服务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网购人数达2000多万,无论是网商的数量,还是网购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广东商贸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50%以上。
优势
广东电商创新力及应变力更强
省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晓分析,广东电商在全国领先,是因为“广东地处沿海,经济发达,电商发展起步早,有许多知名电商企业,大部分传统企业电商意识强”。
广东企业捕捉商机的敏感性特别强,而且常年身处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中,这令广东企业更具创新力。在千帆竞发、万舸争流的电商行业,广东电商或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或供应链改革,走出了一条不平凡之路。
以广东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唯品会为例,当年阿里巴巴和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巨头为争市场份额,依赖雄厚资本大打价格战,而唯品会另辟蹊径,率先开创“名牌特卖”的新商业模式。唯品会方面介绍,2008年该公司率先将传统线下折扣零售业态转到线上,通过不断深耕“精选品牌+深度折扣+限时抢购”的特卖模式,给用户带来“网上逛街的惊喜”与“抢购的乐趣”。
广东电商在模式创新的基础上,还不断加快技术创新,以抢占行业制高点。“未来,当你走在街上看到喜欢的商品,或者看到路人背了一款挎包,就算不知道是什么品牌,只要拍照并上传至唯品会,平台将立即自动识别,并为你展示售卖的同款商品或类似商品,以‘所见即所得’的快速匹配实现你的购物愿望。”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利用的是唯品会正在开发的商品图像检索技术。
这一技术采用前沿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和深度学习技术,对时尚类商品进行重点智能识别处理,研发商品图像检索系统,并将在包括比价、选品、推荐、导购等多个环节全面应用此类图像技术,全面提高商品数据质量,改进用户体验。
改革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和库存,提高货物周转,也是广东电商的竞争法宝之一。
茵曼母公司汇美集团,至今拥有茵曼、初语、生活在左等十余个时尚服装品牌。随着品牌量增加,汇美对其生产供应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方建华认为,供应链未来可能会比品牌更具价值,“比如面料供应,我们95%以上跟直接的工厂去订货,很少和批发市场的供应商去订货。这样可减少中间商环节,也减少很多在生产过程当中碰到的问题。”
在千军万马的电商板块,通过不断创新闯出一条差异化道路的广东企业还有很多。比如考拉海购充分挖掘行业痛点,主打“选品能力”,采用精品策略,踩准中产阶层消费观;主打精致、创意、健康小家电的顺德小熊电器,联合阿里、京东等大佬推出智能APP加湿器,向智能化家电发展……
“智能是未来商业市场的必然趋势,各大企业也在抓紧抢占这一市场。”有广东企业表示,如果能够将各个品类之间的数据打通,深层次挖掘大数据效力,未来将迸发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前景
电商产业倒逼“广东制造”升级
事实上,广东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还有着“制造大省”的强力支撑。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就指出,广东电商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除了有领先优势,核心的就是“广东制造”,“卖东西首先得有货,而广东是货源地。”
“广东制造”的品质、品牌素来在海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这为广东电商在抢占市场份额时有很大竞争力。省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长胡伟权指出,大量优质的广东传统制造品牌,成为电商平台最好的合作伙伴。
王先庆解释,广东拥有陶瓷、家居、建材、服装、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有产能和研发、技术优势,为电商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发达的电商也带动了广东制造的转型升级。东莞影尚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万向述告诉记者,“一个年销售500万件的大卖家,大概需要和十几家小型工厂合作,背后员工有近千人。”随着近几年电商企业对供应链能力的重视,影尚服饰的辐射范围也逐渐从服装加工厂向产业链上游的面辅料企业延伸,如面料、辅料、二次工艺等。由此,广东形成了中山牛仔、虎门制衣、大朗毛织、顺德家电等数十个电商产业集群。
目前以美的、格力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和品牌商还将将电商大数据作为其设计、生产和销售整体产业链中的重要参考因素,为广东制造业提升行业竞争力增加了砝码。记者发现,从产品的一个按钮到配色、材料、售价等,电商平台可以利用数以亿计的消费者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产品设计、改良的数据支持。
珠三角的一众产业集群,一方面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完备的产业链进行商业重构;另一方面电商渠道的出现,实际牵动的则是研发、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条。电商渠道而来的消费市场大数据,使生产端迅速反应,并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消费端需要的商品。
有专家指出,广东电商的爆发力,实则是广东以信息化引领传统产业转型、探路新业态新经济的引擎,电商作为流通渠道的补充和优化,给广东产业裂变、创新发展赋予了巨大想象空间。
产业观察
健全多元投融资机制
促电商发展区域平衡
广东电商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固然有企业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原因,但也与广东各级政府营造良好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密切相关。省电商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广东省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加快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市场需求,为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东省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见》、《2015年广东省电子商务工作要点》、《关于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通知》、《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通知》、《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园区规划建设的意见》等。广东“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支持新型创新创业,也为电商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当然,也存在不少短板,比如电子商务高端人才不足;电子商务区域发展不平衡,粤东西北电子商务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与珠三角地区差距较大;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等等,都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政府“有形的手”的力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省正在努力补全电商发展的短板。如在培育高端人才方面,广东电子商务龙头——广州正在创建的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享有企业自建办公用房奖励优惠政策。其与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共同组成广州中心城区的“黄金三角”,有利于集聚高端产业人才,打造千亿级互联网和创新产业集群,形成知识经济新高地。
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的李方舟建议,加快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多元投融资机制。一是要积极培育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完善创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创业投资与电子商务企业自主创新有机结合。二是要加大力度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政府应加大力度完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缓解创业企业的贷款之忧;大力发展创业板、新三板和股权交易市场,推动电商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解决创业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要设立多种广东电子商务扶持专项资金,同时运用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等多种手段,分步骤、有重点地支持本土电子商务企业。
针对广东电商产业的强项——B2B跨境电商,业内专家则更强调质量安全问题,建议尽快建立质量溯源体系。“跨境电商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建立质量溯源体系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外贸‘优质优价,优进优出’,也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提升质量意识与消费信心。”
专家建议,对于出口商品,应督促和指导生产企业依法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管控链条,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对于进口商品,通过加强大质量监管国际互认合作,推动采信机制与溯源管理有机结合,将溯源链条延伸至境外,探索实施产品全过程智能化“云监管”。同时,以质量溯源信息为依据,运用“互联网+”形成大质量监管模式,对跨境电商实施诚信管理和风险管理;并加强溯源大数据分析与成果应用,建立企业和商品质量安全档案和质量失信“黑名单”,引导理性消费;以溯源体系建设带动品牌创建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
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以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和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合作共建溯源体系,保障溯源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推动建立信用认证体系,各类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应与监管部门系统对接,综合多方信用基础数据和风险监测结果,建立跨境电商信用数据库,提升跨境电商监管合力。
广东电子商务动力强劲
1.内贸流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流通模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约3.36万亿元,居全国首位;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7668.6亿元,增长39.5%
相当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3.4%
2.消费增长动力转换加快
传统零售、大宗商品、线下消费增速放缓,网络、信息、食品类消费较快增长。其中2015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52.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个百分点。
3.2015年“双十一”,广东电子商务消费稳居榜首。
阿里巴巴平台912亿元销售记录中,广东贡献了近百亿元,被戏称为“‘剁手党’集中地”。
总指挥:莫高义 黄常开 总策划:王更辉 王垂林 段功伟 姚燕永 郎国华
总统筹:梅志清 邓红辉 练学华 胡志勇 孙国英 执 行:卢轶 牛思远 程 鹏 黄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