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我的创业故事】姜寻:在模范书局,寻找旧时光

2016-08-11 10:06:1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图片默认标题

民国风十足的书局空间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璐):在北京前门大栅栏附近一座民国样貌的建筑里,坐落着清静优雅的模范书局。推开书局的大门,仿佛回到了民国,这正是它的创办者姜寻想要打造的效果。

  两年前,姜寻发现了这里。虽然它的建筑年代已难以考证,但房梁上隐约可见的“出版社”字迹,再加上建筑对面就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书局青云阁,让姜寻坚定了此处是重新打造一家书局的不二之选。经过几个月的修缮,同年九月,这间被用心打造成书的诗意栖居地的书局正式开门营业。在姜寻眼中,这里满是故事,不仅能让人怀恋起旧时光,还可以传承和延续往昔文人贤士的温文儒雅。

  作为书局的创办者,姜寻还身兼诗人、画家、设计师、出版人以及收藏家等多重身份。他用心地雕琢了书局的每一处,无论是前厅用老门板铺就的地板,展示老雕版的侧廊,通往后院茶室的石板路,还是楼上的展厅以及供会员喝茶读书的空间,甚至门、窗、书架也都是他亲自操刀设计的。姜寻说:“书局分为几个部分,一个是营业区、用来陈列一些(雕版)样本的侧廊,后边是一个茶室,楼上是一个展厅,一个扶手桥,一个会员区。实际上我做了一个服务员的工作,把建筑原来的面貌呈现出来的同时,还布置了这些民国的老家具,以达到跟整个气氛的吻合,也使来的客人,还有我们做活动的嘉宾,觉得回到民国。包括我们随意挂一张地图都是民国的,1936年的地图,包括台灯,各个细节都非常下功夫去经营。这样一来可以使这个空间足够有气氛。”

  姜寻说书店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一座孤岛,虽然在网络时代它的处境很艰难,但一定要存在。毕竟网络阅读是一个泛阅读、浅阅读,每天看的量大但真正可以记住的却很少,“我曾经做过一次演讲,主题是“纸本继续”,就是说我很关注纸本文化是否能被延续下去。在网络时期新浪潮的冲击之下它的生存非常艰难,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用心设计的活动,把观众吸引过来。但这不仅需要非常好的设计策划案,也是对我们实体书店的一个考量。首先环境得唯美,这个书店得好,另外一方面,这个书店得有可读的、别的书店没有的书,这是你的独特特色,能生存下去的强大理由。说(模范书局)是一个诗意的栖居地,我觉得这是一个恰当的说法。”

  在书局,金丝楠木打造的书架上可以找到姜寻自己设计出版的书籍以及他的工作室“煮雨山房”手工制作的线装书系列。而那些关于艺术、建筑、设计、哲学、心理学等等诸多小众却又具有较高专业度的书,吸引了大批的专家及学者的前往。姜寻说:“提到线装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去年(2015年)受诺贝尔博物馆的邀请,给莫言先生设计了一本《大风》的雕版。我们想把传承的价值体现出来,就用宋代的字体将莫言这本80年代的小说用现代的木板刻出来,再用古代的方法给印刷出来。整个过程完全通过我们自己的设计和思考保留古代技艺的同时将它转换成可以适应当代的产品。”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