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引领发展之路
当G20拥抱杭州之际,很多人在问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杭州?城市规模不是最大的,人口数量不是最多的,经济总量也不是最高的。这个城市为什么获得G20的青睐?这得从杭州、浙江、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寻找答案。
杭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服务业占比六成以上的城市,是中国电商之都,它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的风起云涌,是欣欣向荣的活力,是新经济的洪荒之力。选择杭州更是因为它背后站着浙江经济这个巨人。2016年上半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207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高于全国6.7%的水平。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杭州模式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它给了风雨之中的世界经济关于前途和未来一个清晰可见的范本。
一、人的活力,环境的活力
马云和他的创业史成了创业者向往的传奇。就在马云在自己的故乡实现着自己的梦想的同时,一批又一批浙江人却远赴他乡甚至远渡重洋追逐自己的梦想。
2014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一条路被命名为“正泰大道”,附近的车站被命名为“正泰火车站”。因为这一年,来自中国浙江的正泰集团收购了当地一家大工厂。
哪怕在中国最偏远的县城,你一样能发现浙江商人。浙江商人身上那股子敢为天下先的劲头,行商世界的活力屡屡让世人赞叹。民营经济活跃,多种所有制经济互补发展。作为中国最大、最具活力的商帮,浙商群体骨子里流动着创富冲动,浙江大地上到处涌动着只争朝夕的活力。
浙江省是全国行政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市场主体每万人拥有量却居全国首位。浙江现有各类网店210万多个,到2015年底,浙江已经有280个年交易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淘宝村。如果川流不息的马路是活力,繁忙的工厂流水线是活力,这种永不服输力争上游的精神更是活力。
我们看到42岁的宗庆后开始创业,看到李书福为了一张整车的准生证四处呐喊。一大批当年的农民,现在的企业家,他们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名字。
二、城市的活力,创新的活力
杭州这座古城除了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浓厚的人文气息,也充满着青春活力。继去年底晋级“万亿俱乐部”后,杭州经济再传捷报: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21.18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跃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说,杭州是中国最有可能成为硅谷的城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杭州已经成为创业者和实干家的乐园。在这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电子商务如火如荼,互联网创业形成集聚效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杭州列为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
在杭州的西部,一座规划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的科创大走廊正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铁路西站安家落户,三条轨道交通换乘,各种高端人才云集。梦想小镇里,未来的马云们踌躇满志。
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杭州城,血管里跳动着的是青春的脉搏。
三、制度的活力,改革的活力
制度的活力一直是浙江活力的源泉。当全国的市场经济懵懂之时,温州的一群人已经试水个体工商业。当一些人还在争议姓社姓资的问题时,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却在一步步成长为小商品之都。浙江经济的活力正是制度的弹性和民间的热情碰撞出的激情火花。
活力不只是川流不息的人流,还有政府社会面对社会转型时的积极态度,主动作为。
又是浙江,杭州、义乌等多地,在网约车争议最激烈的时候,在全国较早站出来,宣布取消出租车行业的经营权使用费。卸下的是出租车行业的沉重负担,打开的却是网约车合法化的大门。
还是浙江,在全国率先公布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省级部门职权事项从1.23万项“砍”到4236项。浙江还在全国率先提出“腾笼换鸟”,对不符合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能耗指标等不达标且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淘汰。
浙江首创的特色小镇,是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典范。
四、管理的活力,进取的活力
2015年3月12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这是我国第一个跨境电商试验区。
在“互联网+”时代,一根网线改变了无数浙江乡村和农民的命运。在乡村涌动的这股创业创新浪潮,也被各地政府鼓励。各地频频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不少地方还办起了电商创业园。“放下锄头,拿起鼠标,做成生意”成为浙江农民新的生活方式。
在浙西南大山深处的缙云县北山村,只用了几年时间,这个村的农民就开出300余家网店,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37岁的村民吕林全身肌肉萎缩,这个从小不能行走、靠人救济的农民,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但在开办一家户外用品专营店后,他不仅能养活自己,还开始赡养母亲,这让他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在他们的身后,政府做着大量默默无闻却极其重要的工作,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到乡村整治和环境改善;从网络普及和文化普惠,到各种政策扶持和精准帮扶,全民创业致富的通道已经打开。
活力是改革是锐意进取。面对新常态,浙江及时作出调整部署,积极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型,使活力找到新的目标,向更远的前方进发。(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