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黎以边境的中方扫雷士兵:任务危险 毒蛇猛兽相伴(组图)

2016-09-14 09:36:28|来源:国际在线|编辑:邓晨曦

图片默认标题

中国赴黎维和官兵在探测到信号之后进行局部挖掘,不远处就是以色列的哨塔 王昆鹏 摄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昆鹏),自2006年中国应联合国邀请首次派遣部队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以来,“中国式排雷”已经成为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一张名片。此前无论是联黎部队还是地方扫雷公司在扫雷任务中都曾不幸发生伤亡事故。而中国赴黎维和部队十年间累计发现、排除各种地雷及未爆物近1万枚,不仅“数量最多、速度最快”而且最重要的是“零伤亡、零事故”。

  在黎以边境地带的某雷场,中国赴黎维和官兵正在进行扫雷作业。扫雷组组长肖军用探测器确认信号之后,向扫雷作业手邓俊杰下达了局部挖掘指令,随后作业手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对信号区域开始挖掘。

  历经了无数次上述的场景,安全排除近万枚各种地雷和未爆物,中国赴黎维和官兵在十年间创造了令联合国放心、令中国人骄傲的扫雷排爆成绩。

  当问起现场的多位中国维和官兵为什么能创造如此佳绩的时候,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严格遵循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也就是扫雷标准作业程序。已经是第五次参加维和的肖军说:“首先一个就是我们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还有就是对SOP把它吃透了,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质量。再一个就是新老兵结合,老同志带着新同志,新同志拿不准的老同志上。”

  在记者当天采访的扫雷组中,有一位第一次参加维和的新战士石壮。他期待着能够多排几颗雷,为维和做出自己的贡献:“很期待,毕竟过来维和,不排雷的话就感觉遗憾,比较期待自己能够多排几颗雷,这样自己感觉自豪一点。”

  在环境复杂的雷场排雷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随时面临着来自复杂雷场、恶劣环境、突发事件等多种多样的风险。记者所在的扫雷场,以色列边境近在咫尺,哨所和技术围栏清晰可见。由于黎以边境局势紧张,虽然是联合国维和部队,但是任何一方认为有威胁的行动都会招致迅速的反应,甚至是举枪射击。所以每一次扫雷行动都会通过联黎通告黎以两国,而且现场也会在醒目位置挂起联合国旗。

  此外,雷场地处荒山,毒蛇、毒蝎和猛兽出没。在扫雷通道外面,散落一些警戒带等物品,官兵介绍这是野狼穿行带出的结果。另外,前几天还在附近发现好几条眼镜蛇。

  如果扫雷通道是沿山而下的斜坡,跪在地上倾斜着作业的时候就更加困难。曾经有外国扫雷人员在类似的环境下,因为中暑晕倒而触雷身亡。为了保证官兵们的健康,现场配备了军医和医疗车辆,而且扫雷作业每隔一小时左右就要轮换一次,高温时期则是20分钟就要轮换。中国第十五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连连长王刚介绍:“高温环境带来的挑战现在更突出一些,特别是如果比较炎热的话穿着防护服,几分钟基本上浑身就湿透了。包括蛇、狼这些确实有,偶然性比较大。”

  如果说应对自然环境的威胁还能够提前准备的话,那么一些复杂的雷场情况和突发事件则需要官兵们临危不乱的处置。扫雷作业手吴发科介绍了他曾经经历过的惊险时刻:“第九批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过来,当时是只看到上面有一个(地雷)没想到下面还有。在慢慢排除的情况下发现下面还有一个东西连起来,小心地把它整开之后结果下面还有一个地雷,两个连在一起的。”

  副组长刘江介绍,在他执行任务时还曾经发生以色列的火箭弹就在附近爆炸。以上种种的危机时刻,他们都是冷静处理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程序最终化险为夷。

  在扫雷点,记者遇到一位为中国赴黎维和部队提供了十年语言翻译服务的黎巴嫩人穆罕默德,中国军人亲切的叫他“老穆”。十年的相处他熟悉了中国文化,喜欢吃中国菜,更见证了中国维和军人专业和热情:“在我和他们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展现了良好的经验和专业性。在他们的任务上、习惯上和态度上,我能够看到都是很多好的事情。他们已经在联黎执行了多年维和任务,毫无差错。真的,他们很棒!”

  第十五批中国赴黎维和部队指挥长蒲毅上校介绍,中国扫雷不仅在黎巴嫩维和大放异彩,为当地和平做出巨大贡献,而且为所有联合国维和部队都提供了借鉴:“我们中国在扫雷领域,在全世界所有的扫雷单位当中,应该说我们是技术最好的一个单位。现在所有的联合国部队使用的扫雷手册,都是我们中国提供主要的内容来编成的。”

  蒲毅上校表示,维和扫雷任务充分展现了中国军人对和平的热爱、娴熟的技能、严谨的作风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