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总书记挂念的老区如今怎样了?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总书记挂念的老区如今怎样了?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一直以来,扶贫攻坚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时说:“在地方工作时,我一直抓老区建设,同老区很有感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8月23日至9月底,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举行,包括中国经济网在内的近百家网络媒体编辑记者,沿着红军经过的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6省份的革命老区,实地探访总书记挂念的这些红色大地,如今有什么样的新变化?
龙门乡白伙新村:震后农村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3年前,雅安芦山发生7级强震,震中龙门乡受灾最重,99%以上的房屋损毁,村落几成废墟。龙门乡灾后重建工作备受全国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曾先后走进龙门乡白伙新村,为“新龙门阵”加油打气。
9月12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四川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的白伙组。在这里,记者看到了让人欣慰的图景:白墙青瓦、古色古香的川西民居和农家客栈错落有致,曲折蜿蜒的观景廊道,穿过清澈的小溪和片片农田,一座座塑料大棚整齐地排列……白伙组不仅震后重建家园,建成美丽幸福的新农村,而且重建产业,在奔小康的新征程上甩开步伐。
重建后的龙门乡白伙新村聚居点新貌。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摄
“有党就有主心骨,灾后重建不能输。”龙门乡党委书记陈钢说,渡过了抢险救援和过渡安置阶段,最大的工作是着力让受灾群众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据了解,位于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的白伙组,共有村民155户453人。白伙新村聚居点规划占地面积62亩,总容量为81户295人,于2014年2月份开始建设,2014年11月份完成建设,目前已基本装修入住。
在重建家园过程中,白伙新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成立由群众代表组成的“自建委员会”,从选房址到谈价格,从管资金到监质量,从集建议到理纠纷,均由群众自己做主,形成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执行体系,充分调动了群众灾后重建的积极性。
同时,充分发挥干部主责作用--结合县级领导联乡包村、县级网格部门联村包户和“走基层”等活动,专门抽调富于经验、具有责任感的优秀干部下沉一线,与乡村组干部一道走村入户、逐家逐户宣传政策做好协调服务,切实抓好“五包”工作(包质量、包启动、包完工、包分房、包入住)。
此外,组里认真落实科学重建总体要求,按照“五加二”、“白加黑”苦干实干大干的要求,严格落实“工期倒排、时间倒逼、问题导向”工作机制,统筹抓好住房重建进度、质量和安全。
灾后重建不仅承载着安居,更承载着富裕梦、发展梦。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变成致富增收的产业基础,成了白伙村发展梦的重中之重。
陈钢告诉记者,震后3年,为了打赢重建“硬仗”、补上发展“欠账”,龙门乡确定了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围绕龙门古镇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建设,着力实施农旅互动提升战略,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服务为提升,以园区品牌建设为纽带,着力构建产景一体的产业形态。
目前,龙门已成立白伙民俗专业合作社、河心旅游专业合作社、青龙苑农家乐专业合作社三家旅游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发展业态,加入旅游联盟的农户持续增加。鸿泰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旅游联盟、农户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模式:一是农户以房子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将房子出租给企业,实现农户每年定期获取房租收益。二是按照“租金递增、利润分红”基本原则,即农户除获取房租基本收益外,待企业实现利益后,按年利润的5%为基准与农户分红。三是以住房为基础,企业根据用工需求雇请房子出租农户参与经营管理等,从而实现农户劳务收入。
据介绍,白伙农业园规划占地5685亩,其中平坝区1973亩,浅山区3712亩。目前,园区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模式,已引进盈安农业发展猕猴桃450亩,四川康源农业发展猕猴桃300亩、避雨葡萄50亩、有机蔬菜70亩、高标准连栋及智能温室大棚50亩,荷塘建设50亩。建成后的生态智慧农业观光园将农业生产、田园观光、采摘体验融为一体,营造田园镶嵌、汇水聚核,产镇相融、田居相连、田园相依的生态自然田园景观体系,实现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体验新基地。
十八洞村:新长征路上的转折点
一个村,因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访慰问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而闻名全国;一位大姐因一句“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而火遍全网……这是一个有着蓝天青山清水的传统苗寨村庄;这有一群淳朴勤劳的苗族老乡……
被总书记唤做“大姐”的石爬专在家掰玉米。中国青年网记者吴楚摄
8月31日下午,记者在蒙蒙细雨中走进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在村口第一户人家见到石爬专老人时,她正在火炉边绑头巾,长长的黑棉布一圈一圈不紧不慢地缠在额头上。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访贫问苦时,几乎没看过电视不认识总书记的她,用苗语问“该怎么称呼你”。
现在,太多人慕名而来想看看这位被总书记唤做“大姐”的石爬专,她很少说话,偶尔腼腆地笑,该掰玉米掰玉米,该喂猪喂猪,该挑土挑土。她的家里,玉米、大米粮食堆满仓,去年养的猪已经卖了高价,新养的小猪在猪圈里嗷嗷叫唤,火炉已经烧上了木炭,准备好了迎接阴雨的秋冬。
总书记走访后两年多的时间,十八洞村走出了一条特色的精准脱贫路,更重要的是,这一样本的意义并不是镁光灯下的“盆栽”。
与寡言少语的石爬专大姐不一样,十八洞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快人快语,一口气能说出十八洞村精准脱贫的“四跟四走”“六个一”“六个更”“六制工作法”……“有人认为,总书记来过之后,上面就会给人给钱给项目,但事实上,总书记提出六个字‘可复制、可推广’,还要求不准堆积资金、不栽盆景、不搭风景,这样一来,钱都不敢拨了,我们必须自我造血,还要趟出一条可以复制推广的路。”龙秀林说。
《十八洞村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办法》识别出贫困对象136户54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5%;“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每季度从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五个方面公开评选星级农户,转变村民“等靠要”思想、激发内生动力……
更有价值的是,精准扶贫的十八洞经验已从花垣县乃至湘西州、湖南省推广开来。花垣县“复制推广”十八洞村的经验,2013年以来实现减贫2.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8%,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6276元,比2013年增加1373元。
聊到兴头上,龙秀林还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在对口帮扶单位中国五矿的牵头下,中国优秀青年村官、黑土麦田公益组织发起人秦玥飞率领15名乡村创客马上就要入住花垣县7个贫困村,助力精准扶贫。
“黑土麦田从美国耶鲁、剑桥、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中招募代表中国顶尖智力的15名乡村创客,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年,探索新模式、新理念助力精准扶贫。”年轻一代的活力能给新农村带来怎样的新变化?这让龙秀林满怀期待……
江西瑞金:“红色巨变”振奋人心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考察时提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作为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瑞金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曾经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在精准扶贫这场新的战役面前,瑞金立下愚公志,发扬长征精神,坚决打赢这场攻坚仗。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8月下旬走进江西瑞金,感受震撼人心的“红色巨变”。
双烈士后代华屋村民华丛祁介绍,黄沙是著名的烈士村,有优良的传统,在苏区时期,人口仅500多人的黄沙村就有139人参加了长征。特别是华屋,仅有43户家庭,就有烈属42户,几乎户户有人参加革命。
走进“旧时”的华屋,全村清一色土坯房,低矮破旧,杂乱地各朝东西。“那就是我们原来住的房子”一位村民指着土坯房说,“就在几年前,我们还是住在里面”。土坯房不仅年久失修,安全问题令人堪忧,而且每到过年时,儿女们从各地赶回,一大家子却总是不够住在一起,还必须得到别家借住。
在这里,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华屋青年不仅建不起房子,更因贫穷吓走了几个到了家门口的“准媳妇”。
但是,这一切都因为政策而改变。2012年4月11日,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华屋调研,紧接着,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此后,华屋开始走上了振兴发展之路。
如今的华屋变“华屋”。南方网王瑭琳摄
危旧土坯房于2012年底正式启动改造,2013年下半年,统一规划的66套新房全部开工建设,2014年春节前基本入住,圆了华屋村民多年翘首以盼的安居梦。
记者看到,如今该村已经建起了一片漂亮整齐的新楼房,还兴建了篮球场、健身园等运动健身设施--昔日破旧的华屋,如今成为了真的“华屋”。“现在的这个日子过得真的是太舒心了!我们已经心满意足了”,当村民谈起现在的生活时,笑得合不拢嘴。
但要完全实现脱贫致富,关键是要找对路子,由“输血”变“造血”。于是,扶贫干部们组织发动村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了“山上种油茶、田间种蔬菜、荒坡地养蜜蜂、房前屋后养土鸡”的产业发展格局。华屋百姓正在亲手推开致富大门。
目前,村里已经建起了村史馆、老年颐养中心、妇女之家、农家书屋、农村e邮服务站点等配套设施,未来还将充分挖掘华屋既有的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年过八旬、烈士华钦材的遗腹子华从祁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深山里的村民,作为后代一定要不忘初心,坚守红色传承,建设更加红红火火的未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整理综合中国经济网、中国青年网、南方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