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习总书记的脱贫承诺如何实现?

2016-01-19 17:07:40|来源:中国经济网|编辑:谷士欣

  【网络媒体走转改】习总书记的脱贫承诺如何实现?

   花茂村的王治强是一位返乡农民工,他借助“红色旅游文化”的浪潮,开办了农家乐,他的特色菜“盬子鸡”吸引了很多人。如今,他的“红色之家”成为了很多游客来花茂村的首选之地。中国经济网记者年巍 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日前,“脱贫攻坚看贵州 网络走转改”一行人(B组)来到贵州,走访了遵义县花茂村、江口县寨沙侗寨、丹寨县和贵安新区等地方。从“给钱给物”到“精确滴灌”,“输血式扶贫”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成为了扶贫工作的新方式。

  这些地区的很多村民都摘下了“穷帽子”。

  花茂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年的6478元,2015年预计达到12607元,贫困人口可减少到165人,除去需要有政府“兜底”的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两无”人口140人外,剩余25人;寨沙侗寨2015年接待游客84.1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2.8万元,全寨76户人家全部实现脱贫;丹寨县2015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22万人,10个贫困村出列……

  “精准脱贫”离不开基层的工作创新。

  花茂村推动“产业扶贫”,农旅文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使新农村示范点变成小康示范点,农业园区变成农业公园,黔北民居变成“产业孵化器”;江口县打造“金融扶贫”,自2012年以来,依托“四台一会”的小额贷款机制,建立了“群众贷款、政府担保、银行放贷、政府贴息”的方法;贵安新区星湖云社区针对失地农民实行“一户一人”就业创新扶贫方法,用绿色标准建设回迁安置小区,使农民享受到了智能城市的“云服务”。

  “精准脱贫”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

  九丰农业公司的总经理苏培军看中了花茂村良好的自然条件,这位来自山东寿光的企业家搭建温控大棚,带来“吊绳”的种植技术,带领当地村民通过种蔬菜脱贫致富;贵州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昌昊金煌有限公司抓住了机遇,在丹寨县建立了大健康产业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使当地村民获得稳定收入;一些公司还发展重点放在了“农村电商”上,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买难买贵”和“卖难卖贱”的问题。

  “精准脱贫”离不开百姓的自力更生。

  花茂村的王治强是一位返乡农民工,他借助“红色旅游文化”的浪潮,开办了农家乐,他的特色菜“盬子鸡”吸引了很多人。如今,他的“红色之家”成为了很多游客来花茂村的首选之地;梵净山如意大道项目建成后,江口县村民陈港一家人因此而脱贫致富。他开的“臭豆腐之家”招揽了很多回头客,他们全家也从原来的小木房搬进了二层小阁楼;卡拉村的村民把古老的“鸟笼”制作技术发扬光大,通过协会组织、电商分销,村民们告别了贫困生活。目前,村子的农民579人,只有不到20人在外打工。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扶贫工作同样同此,贵州这些地区的脱贫经验就证明了这一点。“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在“大扶贫”格局的背景下,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就能避免“花架子”,让贫困地区人们找到脱贫致富的“金点子”。

  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这是习总书记对于各级干部的要求,更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承诺。贵州的脱贫经验也好,其他地方的做法也罢,路径的选择或许各有不同,但目标只有一个——必须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中国经济网 年巍)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