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首次中东行谱写“一带一路”之缘
王义桅
中国与中东自古有缘,沙与海的交响曲,驼铃与帆船,香料与丝绸,就是这种缘分的写照。丝绸之路将古老的中华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乃至希腊雅典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了沟通文化的桥梁。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经过阿拉伯传到欧洲,启迪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后,欧洲走向海洋,以殖民化方式开启全球化,这继阿拉伯人开辟海运之后,进一步加速了丝绸之路的衰落。
如今,丝绸之路的复兴,再次将中国与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波斯文明的命运铆在一起。2016年伊始,在中国开启与阿拉伯国家外交关系六十年之际,习近平主席的首次中东之行,选择伊斯兰教逊尼派领袖和海湾合作组织总部所在地——沙特、阿拉伯联盟总部所在地——埃及、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和波斯文明继承者——伊朗,就是续添丝绸之路的历史之缘,谱写中国与中东地区合作共赢的现实之缘,开创中华、阿拉伯、波斯文明共同复兴的未来之缘。
——续添丝绸之路的历史之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经历了汉武帝开辟经东南亚至印度的海上通道、唐朝把对外贸易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以及宋元时期鼓励阿拉伯商人来广州与泉州等地贸易,从原先仅由广州经东南亚至南印度,发展到越过印度洋、进入波斯湾至阿拉伯沿岸一带。到了明代中叶,随着欧洲殖民者的东来,以及明朝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私人海外贸易船被准许出海贸易。
——谱写中国与中东地区合作共赢的现实之缘。中东地区不仅自古是丝绸之路枢纽,今天也是欧亚非链接的纽带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通过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与中东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将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作为重要任务。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泉州等地为起点,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历经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涉及东盟、南亚、西亚、东北非等相关国家,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一个“经济带”概念,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集中协调发展的思路。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本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基础。
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利雅得,开始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沙特王储继承人穆罕默德、国务大臣艾班等到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迎接习近平。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中国已成为中东地区石油进口最大国家。将来,中东地区的石油人民币业务、亚欧非交通要冲地位将进一步凸显。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表示,中东地区会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点地区,可能成为这一倡议落地最好、最早的地区之一。中东地区各国与中国关系良好,外交上没有分歧。在他长年外交生涯与阿拉伯官员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双方唯一的分歧只是“中文和阿拉伯文哪一种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同时,中阿双方经济互补性强,阿拉伯国家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加快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为中阿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中国-海湾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FTA)的建立,中东特别是海湾国家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市场发育比较完善,应该说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现实可能性最大的地区之一。中国企业在高铁、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这一市场面临巨大机遇。过去,这一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占领,中国企业作为后来者,其技术被认可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系列政策配套。
——开创中华、阿拉伯、波斯文明共同复兴的未来之缘。去年底在上海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一位阿拉伯学者听完笔者对“一带一路”的介绍后深情地感慨:多少年来,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输出军火与动荡,是为了攫取石油;只有中国带来经济发展合作倡议,我们求之不得!
阿拉伯国家对海上丝绸之路多予以积极响应,去年国新办在泉州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参观泉州海上交通史展览馆后纷纷感慨,中阿友谊源远流长,但现实中多表露出希望搭便车的心思,希望借海上丝绸之路东风帮助本国发展。
如此说来,鼓励中东地区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进而实现中华文明、阿拉伯文明、穆斯林文明、波斯文明等丝路沿途文明的复兴、转型与创新,共塑新丝路文明,融通中国梦与沙特、埃及、伊朗梦,就成为习主席中东之行的共同期待。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