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中东之行大家谈】习近平“三大关键”为中东和平贡献中国智慧
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提出了解决中东问题的三大关键,为中东和平贡献中国主张和智慧。
关键一:化解分歧,关键要加强对话。习近平指出,武力不是解决问题之道,零和思维无法带来持久安全。对话过程虽然漫长,甚至可能出现反复,但后遗症最小,结果也最可持续。冲突各方应该开启对话,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推进政治解决上形成聚焦。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当事方、周边国家、地区组织意愿和作用,而非从外部强加解决方案,要为对话保持最大耐心,留出最大空间。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是中东和平与对话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中方一贯支持地区国家维护主权的努力,支持地区国家坚持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的努力,支持通过对话解决地区热点问题、通过发展促进地区稳定。
关键二: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习近平指出,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发展事关人民生活和尊严。这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是希望和失望的较量。只有让青年人在发展中获得生活的尊严,在他们的心中,希望才能跑赢失望,才会自觉拒绝暴力,远离极端思潮和恐怖主义。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恰逢其时,将为中东各国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出路。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西部交汇地带,中国和中东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众多利益交汇点和发展契合点。中国和该地区在产业转移和承接上的匹配度高,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开展合作的潜力巨大,中国的优势产能与地区的人口和资源红利相结合,将为中东地区带来就业机会的增长和经济活力的迸发。中方愿同阿拉伯国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行动,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
关键三: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习近平指出,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阿拉伯谚语讲:“自己的指甲才知道哪里痒”。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容易迷失,实践才出真知。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
中东历史和传统独特,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地区国家和人民最有发言权。国际社会应该支持他们自主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正如习主席在演讲中所说:“民族复兴的追梦路上,难免会经历曲折和痛苦,但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中国愿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同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为促进中东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