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中东之行回眸:凸显古丝路沿线国家合作新方向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习近平主席今年初的中东之行实现了他上任后出访足迹的全球覆盖。习主席5天之内到访4个城市,同3国领导人和3个区域组织负责人深入会谈交流,共签署52项合作文件。外交部长王毅说,此访一个突出特点是,中国同沙特、埃及、伊朗的政治关系均迈上新台阶,地区国家普遍对同中国增进互信抱有强烈意愿。
“一带一路”构想在2016年应是落实年
外媒认为,在世界最动荡地区之一的中东,习近平完成了一次旨在提振中国在该地区外交影响力的行程;习近平中东之行对成就中国的全球经济、政治目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习近平发出了推动政治解决中东危机的明确信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中东之行由于该地域目前的紧张局势而具有历史意义,伊朗与沙特之间的冲突、叙利亚未来、对抗恐怖主义等一系列议题都会受到此次出访的影响。
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指出,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了对中东事务的参与力度,未来,中国可以在中东重建及和平稳定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这几年积极参加了伊核问题的谈判,而且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比除伊朗和美国外的其他各方作用都重要。伊核问题签署协议等于是拔掉了中东爆发冲突的引信。
“2011年以来,中东一直处于大乱当中。我认为中国在帮助中东国家经济发展,包括重建和恢复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的‘一带一路’构想在2016年应该是个落实年。‘一带一路’特别符合中东的需要。”李绍先说。
有分析指出,中国能够跨越与埃及、伊朗和沙特巨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鸿沟,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战略和经济利益。这三个中东国家都非常支持习近平提出的新丝绸之路构想。他的访问强调双边交通和通信互联互通的新倡议,凸显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双边合作新方向。
中国并没有在中东谋求霸权的打算
李绍先说,有很多人可能认为我们在中东不行,没有抓手,即没有自己的代理人。但这恰恰也是中国的一个优越之处,就是我们中国在中东没有“帝国”利益。正是这一点,当地国家公认的是,中国是唯一公正客观的,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私利。他们认为中国是唯一可靠的公正外力。所以我觉得中国未来可以在中东重建、和平稳定和秩序恢复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外媒的评价与李绍先先生的判断一致。土耳其周刊称,“习近平的访问在国际社会引发关注,中国开始中东政策的重大调整。”俄罗斯独立报称,“北京与所有中东国家保持友好关系。这在其他大国当中是罕见的,它们很难不陷入地区玩家间的斗争。”德国之声认为,“中东问题是检验超级大国的试金石。如果一个国家在那里谋求霸权,那中东便可能成为其葬身之所。但中国并没有在中东谋求霸权的打算。”
为推动中阿两大民族的复兴杨帆启航
习主席此行最大的亮点之一是1月21日在埃及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的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演讲,它全面阐述了中国主张,为中阿关系以及中东地区和平发展指引方向。
“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这是习近平主席代表13亿多中国人民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
当习近平主席呼吁,国际社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更强有力行动,在政治上激活和谈进程,在经济上推进重建进程,让巴勒斯坦人民早日看到希望,现场掌声雷动。
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向巴勒斯坦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今年将再向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利比亚、也门人民提供2.3亿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设立150亿美元的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同阿联酋、卡塔尔设立共计200亿美元共同投资基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驻中东总站站长、阿拉伯语专家关锐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说,习主席就中东地区的核心问题——巴勒斯坦人民维护合法民族权益提出了主张,他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强有力行动,在政治上激活和谈,在经济上推进重建,让巴勒斯坦人民早日看到希望。
“习主席在演讲的中强调了中国将在中东地区承担的责任和角色,中国要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指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中东地区取得的初步成果和即将为中东地区经济复兴进行的多项合作。”
关锐指出,习近平主席的通篇演讲,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表达了中国为中东地区和平与发展所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立场,表明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反恐行动中的态度及中国为中东地区反恐提供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为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共同合作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习主席的演讲为中阿的长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描绘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为推动中阿两大民族的复兴扬起了启航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