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若羌县765户贫困户一年全部脱贫

2017-01-13 21:29:15|来源:乌鲁木齐晚报|编辑:杜军帅

  新疆网讯 (记者 薛玲通讯员周海军)新年伊始,新疆若羌县传来喜讯,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县765户贫困户全部高标准实现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多元,3个自治区级贫困村也全部脱贫。

  所谓“高标准脱贫” ,若羌县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江明说,高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将扶贫对象涵盖城乡所有贫困群众,集中脱贫攻坚期由两年缩短至一年,扶贫标准由自治区2016年每人3026元提高至每人5000元。

  一年时间,通过对口帮扶,助力农村398户1051人、城镇367户761人顺利脱贫,若羌县贫困户是如何摘掉贫困帽子实现高标准脱贫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若羌县部分乡镇村和社区进行了采访,感受若羌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力度。

  开展技能培训 让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2016年,若羌县制定了一系列的精准扶贫政策,其中一项就是加大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一年来,重点开展了农用机械使用维护、酒店服务、泥瓦工等技能培训和农牧民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有1000余名贫困人口参加了免费培训,760名(含村社区特岗100人)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了稳定就业。其中,残疾人塔里甫·吾斯曼就是技能培训的受益者之一。

  塔里甫·吾斯曼是吾塔木乡依格孜吾斯塘村的村民,原在若羌县环卫处开清洁车,因父亲去世、母亲长年患病致家中贫困。为照顾母亲,2016年初他辞去工作回到母亲身边,精心照料老人,但每个月没有了收入,这令他很着急。3月中旬,他听说县上要组织烹饪技术培训班的消息后,他认为重新就业的机会来了,于是和妻子一起报名参加。通过半个月的认真学习,塔里甫·吾斯曼夫妇基本掌握了做凉菜、炒菜、烧烤等烹饪技术。“感谢党和政府,让我又掌握了一门工作技能”。塔里甫·吾斯曼说。

  为尽快帮助塔里甫·吾斯曼家脱贫,“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他沟通,给他找房子、协调相关部门关系、帮他办理营业执照等,做了大量的工作,让塔里甫·吾斯曼在村里开起了商店和餐厅。 夏天,塔里甫·吾斯曼卖冷饮、烤肉、凉皮凉粉;冬天,他卖清炖羊肉、炒羊肝、馄饨等。塔里甫·吾斯曼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在乡里乡亲的照顾下,对生活充满信心,夫妻俩起早贪黑,买菜、炒菜、做饭,满足每一位顾客的需求,渐渐地他们的饭菜越做越好,顾客也越来越多。去年10月、11月生意很红火,每天能挣七八百元,这让他信心十足:“明年我准备重新装修餐厅,再开个打馕店增加收入。”

  开展思想教育 激发贫困户致富斗志

  常言道,输血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他自身能够造血。一年来,若羌县针对贫困户“等靠要”思想,选树宋礼等6位模范典型人物巡回宣讲,通过思想教育来激发懒惰、安于现状而致贫的贫困户致富斗志的内生动力。

  今年58岁的艾合买提·阿不都克日木原是村里有名的懒汉,在经历过几次种植失败后,艾合买提啥也不想干,整天喝酒,一家人靠吃低保生活,日子过得非常清苦。

  当“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听说艾合买提参加过养羊技术培训、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后,就鼓励他养羊、养鸡、养鸽子,把庭院经济先搞起来,另外,考虑到他年龄大,外出打工不方便,驻村工作队还为他申请了扶贫援助特岗——村庄绿化保洁员,每月有500元的收入。

  为进一步帮助艾合买提脱贫,根据若羌县制定的种养植扶贫措施,去年10月,驻村工作队还给他争取到11只扶贫种羊。当艾合买提免费领到1只种公羊和10只生产母羊时,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每只母羊一年可以产下一只羊羔,这10只羊一年至少能帮助我增收几千元,我有了这十几只羊,心情好,干活特别有劲,每天天不亮就赶着羊出门放羊了,我现在的日子每天充满阳光。”

  据了解,若羌县发放的扶贫羊都是生产种羊,该种羊都是经过畜牧防疫部门检验、并在乡村领导监管下,不定期查看种羊的数量和养殖情况,指导养殖户搞好饲养管理,让扶贫羊真正变成农牧民的致富羊。

  实施项目扶持 让贫困户甩掉“穷帽子”

  “过去依靠散养几只牲畜和打零工挣钱,收入没有保障。现在好了,有了自己的红枣地,也掌握了一定的红枣管理技术,如今已有了万元收入,心里踏实多了!” 铁干里克镇英苏牧业村枣农玉素甫·托乎提感慨地说。

  据了解,去年3月若羌县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铁干里克镇英苏牧业村充分利用牧民的草补资金和县精准扶贫资金购买了181亩红枣地,平均分配给了44户贫困户每户约4亩红枣地,建立了集中连片的精准扶贫基地,并邀请县林业局技术人员深入扶贫基地为枣农开展红枣管理技术培训,如今红枣都已卖完,贫困户的心里充满了希望。

  卡斯木·亚森是塔什萨依村的村民,原是大山里的牧民,从山上搬下来后,住进了60平方米的安居富民房,分到了20亩土地,还拥有一座120平方米的暖圈,心里暖洋洋的,2016年仅红枣收入就达2万多元,村里还给他免费发了十几只扶贫种羊。卡斯木说:“国家的政策太好了,我们需要什么就给我们提供什么,村里给我们免费发肥料、种子和煤,还享受各种补贴,我一定好好干,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塔什萨依村是2012年在全县牧民搬迁点设立的一个新村,位于若羌县以西,距离瓦石峡镇20多公里,若羌县城100多公里,村民是来自治区级贫困村祁曼塔格村和铁木里克村,牧民迁居到此有242户823人,其中一百多户贫困户通过红枣种植、养殖等“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 ,如今都已靠技能就业脱贫走向了致富路。

  自2006年年初,若羌县启动“定居兴牧”工程以来,若羌县先后整合扶贫资金8000余万元用于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塔什萨依村村里移动、联通、电信信号全覆盖,电视、自来水、电网入户率100%。村民家门口就有卫生室、文化室、双语幼儿园、集贸市场、公交车,生活条件非常便利。

  2016年11月底,自治区脱贫验收核查组在检查塔什萨依村脱贫工作时时不禁赞叹,在若羌县根本分不出哪个是贫困村!

  据李江明介绍,2016年,若羌县争取各类扶贫项目资金635万元,实施特色种植、特色养殖项目25个,大力推广香蒜、黄恰麻古和土鸡等枣树立体间作套种养模式。通过项目实施扶持生产,1000余人脱贫致富。

  制定40项“若羌政策” 为全员脱贫兜底

  2016年年初,若羌县立足“精准扶贫、保障基本”的原则,制定了《“一年高标准脱贫、四年稳定致富”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出台了40项精准扶贫政策,明确“八个一批”脱贫措施,确保每户贫困对象至少享受2项帮扶措施,并建立“第一书记统筹协调,专项工作组强力推进,乡镇和村(社区)具体实施,部门单位积极联动,访惠聚工作组重点参与”工作机制,成立县、乡、村联合作战指挥部,研发启用精准扶贫管理系统软件,实现网上动态监控,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创新“2+1=100”脱贫理念,凝聚政府、社会合力,带动贫困户自力更生,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年来,若羌县各级党政领导深入调研、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给全县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组建楼兰爱心扶贫基金,由县级干部带头、全社会捐款献爱心,通过慈善春晚,为楼兰爱心扶贫基金募捐资金1650万元,专款用于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成立国资爱心扶贫公司,快速多方筹措资金8000余万元,参与县域内稳定项目投资运营、滚动开发,并将经营收益用于全面支撑和保障财政兜底所有特困群众持续增收。

  通过一年的努力,2016年若羌县贫困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率先在巴州实现了一年高标准脱贫目标。

  新的一年,若羌县将在稳定致富上下功夫,狠抓技能培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有劳动能力的人自食其力、勤劳致富,无劳动能力的孤寡病残者通过财政兜底,实现全县贫困群体同步迈入小康。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若羌县765户贫困户一年全部脱贫)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