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应对“逆全球化”中国方案至关重要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卜卫军):经济全球化一词最早于1985年被提出,距今已有32年。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于大众早已习以为常的经济全球化来说可谓是命运多舛,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欧洲难民危机等“黑天鹅”事件持续为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投下阴影。在此背景下,世界经济论坛第47届年会将于1月17日至20日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经济全球化将何去何从,中国将在未来的全球化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世界在期待答案的同时将目光转向了中国。
面对世界范围内一波波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认为,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经济全球化让“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为其欢呼雀跃,也有人对其深恶痛绝,他说:“的确人们对全球化很不满,这种不满源自三个因素。全球金融危机的确为不少人造成损失,比如房产价格下跌,就业更加困难,以及因为经济增长乏力导致收入增长放缓;第二个因素是技术的变革持续让人们失业,工人被机器取代;第三,全球化确实会令一些国家从贸易中受惠的同时造成影响,正如中国一样,美国和欧洲国家都有受益,但每个国家中既有赢家也有输家,有些落在后面的人就会被淘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做的就是提供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我们的观点是我们需要更快的世界经济增长,因为只有做大这张饼让能大家都能分到最大份额的饼。”
在大卫·利普顿看来,既然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得利有人失利,那么就需要在把饼做大的同时,各国应加强沟通,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共同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世界仍然从全球化和互联互通中得到很多益处,特别像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认为各国应加强沟通,以表达对全球化不满的地方及其关注所在,并找出一种合作方式。持续的贸易和投资往来是非常重要的,也符合各国的利益。”
过去几十年中,以西方主导和推动的全球化“1.0”版日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因此,世界亟需向全球化“2.0版”升级晋级,追求共赢而不是单赢,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跨进。
去年11月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其主旨演讲中向世界提交了一份促进亚太地区繁荣发展、振兴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即促进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的经济;促进互联互通,实现联动发展;促进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促进合作共赢,深化伙伴关系。
中国方案聚焦共赢,打破要素流动阻碍,直面全球化存在的失衡问题,有助于解决全球化进程当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一带一路’倡议,再到设立丝路基金,中国尽其所能,努力推动新一轮全球化沿着正确的方向上前行。大卫·利普顿表示:“我认为中国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活动,过去一年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就是个最好的例证,中国继续推动一些合作谋求本国和全球利益。”
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度报告称,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2个百分点,美国贡献了0.3个百分点,欧洲贡献为0.2个百分点。
世界贸易组织发言人罗克韦尔曾表示,入世15年来,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贸易体量的双增长,也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压舱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持续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货物和服务,促使很多国家的经济趋于稳定并实现复苏。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认为,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担当了全球经济“火车头”的角色,履行着“应势而为、勇于担当”的职责,在应对“逆全球化”方面,中国方案至关重要。亚太经合组织(APEC)前高管王嵎生表示:“尽管经济全球化现在遇到一定的阻力,我从来不认为现在经济全球化不行了,这是历史发展到现在阶段不可避免的。就等于当年我们跟发达国家所说的一样,你们不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发达国家再怎么发展市场哪里有啊?没有后劲啊。另外,人家落后有很多原因,有的还是你们的原因,因此要帮助他们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