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罗合作打造人偶剧《西游记》北京首演
人偶剧《西游记》首演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骆东泉):中罗两国艺术家合作打造人偶剧《西游记》1月30日在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正式上演,为北风呼啸、寒意袭人的隆冬季节送来一股暖流,在鸡年新春为首都小朋友带来惊喜和欢乐。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本剧讲述了孙悟空横空出世,大闹天宫,不料中如来佛圈套被压在五行山下。唐僧取经来到五指山,救出孙悟空,师徒四人走上漫漫西天取经路。一路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战黄袍怪,智斗红孩儿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一家,终于唐僧取到了真经。
这是一部人与偶相结合的现代肢体动作剧。演员的肢体动作与木偶的表演,相互相成,相得益彰,适应了现代观众审美的需求,达到了用偶塑造角色形象,演员表达角色灵魂的艺术效果。
本剧共有大小木偶40多个,种类多样,有复合偶(多人操控),人偶同体,布袋偶,面具偶,装置偶,桌上偶等。
本剧一个个故事情节紧凑,重点突出,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把《西游记》完整精练的呈现在舞台。整个戏剧没有多少语言,多媒体的画面,炫酷的声光效果,精彩的舞蹈,优美的音乐,幽默的肢体动作,吸引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眼球,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首轮将演出八场,以后还将赴东南亚国家和罗马尼亚等国演出。
这是中罗两国艺术家共同打造的《西游记》。罗方导演,布加勒斯特坦达利卡动画剧院总经理卡林·摩卡奴先生是世界偶戏联盟罗马尼亚中心主席,一位对木偶艺术有独到见解和卓越成就的艺术家。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先后6遍阅读不同版本的罗语《西游记》,被小说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他认为,“《西游记》是一个古老有趣的故事,一个可引起共鸣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民族在寻找光明,寻找教育,寻找精神的支撑,寻求文化的根源,如同莎士比亚,契可夫的作品一样。故事至所以被一代又一代传诵,其主题思想具有普适性。他希望各国孩子都能通过这个戏来理解这个故事,故事中美及其深藏的价值和意义。”
谈到同中国儿艺领导及其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团队的合作,卡林导演说:“非常融洽,但为了打造精品,双方有时对某些情节的处理和动作的设计争论不休,但最后还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中国方导演毛尔南在合作中深感中西文化的差异。他说,“《西游记》是一部典型的反映儒、佛、道三种思想交融碰撞的作品,而卡林导演却更多地从人性角度去处理,注重构建故事冲突,增强戏剧感受和舞台效果。为此他融入了不少欧洲元素,如西方舞台概念,以动作来讲故事的表达方式,加进现代节奏的音乐等。这样处理使该剧更具国际化。”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同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坦达利卡动画剧院之间的合作可追溯到三年前的2014年。那年5月在波兰华沙的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年度国际会议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先生与罗马尼亚坦达利卡剧院总经理卡林先生一见如故,建立了联系,并确立“互访交流,增进了解;互访演出,扩大影响;优势互补,联合创作”的“三步走”战略合作。这样坦达利卡剧院先后把音乐剧《不莱梅的音乐家》和儿童剧《你是谁?》带到中国演出,中国儿童艺术剧也把益智趣味儿童剧《三只小猪·变变变》和肢体动漫剧《三个和尚》带到罗马尼亚参加戏剧节的活动。2016年8月坦达利卡动画剧院总经理卡林·摩卡奴先生再次到北京同中国儿艺共同打造人偶剧《西游记》的国际版开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