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河上摆渡人——"老李"的30年京冀路

2017-03-27 17:25:0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杨磊

摆渡船载着周边村民缓缓向河岸另一头靠近。船的动力全靠李国新用手把着钢索牵引。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金近):“老李,过河去亲戚家串个门,您给撑一下……”话音刚落地,一位身穿绿色迷彩外套、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将一条手指粗的铁链从木桩上解开,两只焊在一起铁皮船也随着他手中的缆绳慢慢向河对岸划去,约一分钟后,渡船靠岸。这是位于河北香河县王店子村与北京通州区一河之隔“百年渡口”的一幅普通场景,也因为这个渡口让老李成为周边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

  老李名叫李国新,今年57岁,是这个渡口的第四代摆渡人。从26岁开始,不管刮风下雨他一直守在这个渡口,从最早用长篙撑木船过河到现在的铁船,久而久之。“老李”这个名号也就成了潮白河摆渡人的一个代名词,年轻人叫“老李”时他也会笑眯眯的应承着,或许在他眼里这个称呼更代表着大家对他的一份信任和认同。

  日出日落便是李国新每天的上下班时间,随着季节变化,没有固定时间,只要有人过河,渡船就得开动。单人1块钱,骑自行车、电动车的2块钱,开汽车渡河的10块钱。老李说:“身上带着钱的就给点,没有就算了,做摆渡不图挣钱,就是为了周边村民出行方便,要是为了挣钱早就不干这行了。”

  “现在最大心愿就是想修个桥,这样大家来回就更方便也更安全了,我也可以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说完李国新解开木桩上的铁链,摆渡船又向对岸驶去。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