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各界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访问
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希望通过学中文更多了解中国,期待中国和芬兰联系加深。图为该校学生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前表达自己的良好祝愿。 本报记者 管克江摄 |
埃斯波艺术家协会主席、版画家莱蒂宁通过学习中国画,把中国文化的元素融进了自己的版画作品。图为莱蒂宁(左二)在中国画指导老师的画室作画。 本报记者 管克江摄 |
灯火辉煌的大厅里竖立着中芬两国国旗。4月3日,在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的芬兰总统府,尼尼斯托总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芬兰来说,能接待习近平主席到访非常荣幸。习近平主席是我们尊贵的客人,希望他到这里能感觉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4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访问北欧,也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22年再次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芬兰各界人士对此访高度期待,希望此访成为推动芬中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新契机。
进一步促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和芬兰传统友谊深厚。建交67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芬关系已成为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国家间和平相处、互利合作的典范。
“习近平曾访问过芬兰两次。2010年,作为当时的芬兰议长,我很荣幸地接待了他。之后,我又有幸和习主席见过几次面。我相信,他的访问将进一步促进芬中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尼尼斯托说。
芬兰议会芬中友好小组主席劳斯拉赫蒂对本报记者说,近年来,芬兰和中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交流密切,双边关系呈现十分积极的发展势头,“芬兰和中国之间是一种很温暖的关系”。她相信习主席的到访能够加强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非常欢迎习主席到访芬兰。期待此访会促进中国对芬兰的投资,让更多的中国人来芬兰旅游,领略芬兰美丽的自然风光。”芬中协会会长、芬兰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高玉麒对本报记者说,“芬中关系的未来将十分光明”。
“为习近平主席访问芬兰带来的机会而激动”
中芬经济优势互补,合作互利共赢的特点突出。
中国连续14年成为芬兰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芬兰是中国在北欧地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6年,中芬双边贸易额达63.6亿美元。芬兰贸易协会主席佩伊维·莱沃女士曾两次随芬兰总统访华。她告诉本报记者,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对芬兰的高科技公司进行收购,这成为芬中经贸关系的一个新特点和趋势。她深信,习主席的访问一定会进一步促进双方的经贸往来。
当前在美国市场最受追捧的一款“愤怒的小鸟”系列手机游戏,是由中国和芬兰两个团队共同打造的。“愤怒的小鸟”系列开发商、芬兰手机游戏公司Rovio首席执行官卡蒂·莱沃兰塔女士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团队的高效编程和芬兰的品牌以及对游戏产业的理解,形成了非常有竞争力的组合。
“我们为习近平主席访问芬兰带来的机会而激动。”莱沃兰塔认为,这一访问无疑会深化芬中两国间的合作,不论是政府间的还是民间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游市场,Rovio公司特别希望能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继续发展。因此,“进一步深化芬中双边经贸合作,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莱沃兰塔说。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院是芬兰的国家科学院,20年前就跟中国建立了合作关系。院长安迪·瓦萨拉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有机会见到习主席,他会向习主席介绍芬兰的创新成就,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对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抱有极大热忱,而芬兰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可供借鉴。他也热切期盼芬中两国在科研创新方面拓展更多的合作渠道,发掘更多合作机会。
激发芬兰民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热情
中国和芬兰在文化艺术、旅游、体育等领域的人文交流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4月3日,记者来到赫尔辛基北郊的埃斯波,名为“中国山水花鸟画展”的展览正在这里举行。这些作品的作者是当地成人教育学院的13位中国画爱好者,他们当中既有职业画家,也有软件工程师和退休人士,埃斯波艺术家协会主席、版画家马里塔·莱蒂宁就是其中一员。她说,中国画的意境与西洋画不同,她通过学习中国画也把中国文化的元素融进了自己的版画作品。
莱蒂宁的指导老师、在赫尔辛基执教的旅芬书画家李新生认为,中国书画的魅力源自其背后的中国文化、历史和哲学思想。而习主席对芬兰的国事访问将激发芬兰民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热情,推动双向文化交流。
近两年来访问芬兰的中国游客数以40%的速度增长,人均消费940欧元,约为外国游客平均消费额的3倍。在圣诞老人的故乡罗瓦涅米,该市旅游局局长桑娜·凯尔凯宁说,他们接待的中国游客数近年来不断创出新高,更可喜的是,伴随着旅游,来这里投资的中国企业也在增加。罗瓦涅米已经为欢迎更多中国游客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中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芬兰是世界冰雪运动强国,芬兰体育界人士也热切期待同中国在冬季运动领域的交流合作得到加强。赫尔辛基冰球小丑俱乐部主席尤戈·孔贺宁相信芬兰和中国在冰雪运动上有很多合作机会。芬兰奥委会主席瑞塔卡里奥则希望借助这次意义重大的访问,进一步加强芬中两国体育界的交流。
(本报赫尔辛基4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