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谈】以色列学者:“一带一路”探寻中以合作的契合点
蓝龙(以色列)
两千多年前,中国汉代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古道诞生。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构想,再次将中国同亚洲、非洲、中东和欧洲连接在一起。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其GDP总值超过23万亿美元,其中包括以色列在内有16个中东国家。作为这一倡议的参与国之一,以色列在科技和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领先优势。
为庆祝中以建交25周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今年3月到访中国,由此可见中以之间在政治、经济、科技领域日益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当然,我们还看到中国港湾工程公司正在建设以色列阿什杜德新港口,上港集团获得以色列海法新港码头特许经营权。但我认为真正连接中国和以色列的是技术、创新与创造力。
以色列虽小,但在科技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则拥有受过良好教育又干劲十足的年轻一代、支持和鼓励创新的政府、强大的生产力、广阔的市场以及发展进步的意愿。中以两国之间拥有许多契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与相互支持,两国将在经济、创新等多个领域获得相互促进。
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硅谷”深圳的年轻人,我看到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发出的将创新和创业精神转化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号召是如何迅速改变这个国家的。为了鼓励创新创业,中国政府采取了增加补贴、简化手续等一系列措施。政府的支持为初创企业创建技术孵化器和工作空间共享的新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激励了那些雄心勃勃、渴望创业成功的中国年轻人。
当大家谈论以色列和中国时,谈论的大多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要实现创新,需要培养创新的根基,而创新之本在于大胆尝试、不惧失败、耐心以及拥有长远眼光,最重要的是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渴求,而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中国人在相关的专业技能方面已经掌握得很好,需要改进的其实是“软技能”:如何成功接受挑战和挽救危机,如何面对失败和尝试接受新事物,如何培养耐心和长远的眼光等等。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这一切才是建设一个真正的创新国度的关键,当青年们拥有了创新思维之后,科技发展将会是必然结果。我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强国。
(作者:蓝龙 Rafael GenisGenis&Genius犹太家庭教育培训公司创始人 翻译:范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