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剧坦桑尼亚配音演员:"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坦人文交流不断加强

2017-05-15 11:09:08|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图片默认标题

参加民心相通平行会议的四名坦桑尼亚斯语配音演员(右一为马伊萨拉)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徐晨):14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6场平行主题会议之一的“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嘉宾故事分享环节,来自四达时代公司的几位坦桑尼亚配音演员为中国电视剧《西游记》中“女儿国”片段进行了现场配音展示,他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在场人士的阵阵掌声。

  希尔德是当天登台的几位配音演员之一。作为一名坦桑尼亚的专业配音演员,她目前专门从事为中国电视剧做斯瓦希里语配音的工作。2011年,《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希尔德被这部中国当代家庭剧所深深吸引。此后,希尔德成为了中国影视剧的铁杆粉丝,影视剧也成了她解中国的最佳窗口。她说:“我看过很多中国影视剧,了解到很多中国的文化,包括中国人的说话和行为方式、衣着等方方面面。这些中国影视剧所反映的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有很多和坦桑尼亚十分相似,比如孩子要尊重长辈,长辈要爱护孩子。通过这些电视剧,我了解到坦桑尼亚和中国的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并没有大的不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关于“一带一路”的阐释中,多次提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一带一路”五通里纳入民心相通的理念,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而且也是文化、友谊之路。而在民心相通方面,文化交流是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桥梁和纽带。为了让国外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增进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中国在过去几年做了很多的工作,其中就包括用世界各地的通用语言翻译大量中国影视剧作品,这些作品受到了各对象语言国家观众的广泛欢迎。

  希尔德认为,上述举措也在客观上对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坦间的人文交流不断加强,这也让我有机会来到中国参加电视剧的配音工作。坦桑尼亚和中国相距9426公里,但是中国的电视剧像一把撑开的巨伞,让我们两国人民成为了一家人。中国的电视剧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它与我们的文化是相通的。文化把我们紧密相连。我们都是地球村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图片默认标题

希尔德在故事分享环节与主持人互动

  在北京,希尔德一边从事配音工作,一边抽空学习其他技能。现在,她不光是一名优秀的斯瓦希里语配音演员,还是一名合格的录音师,她开始用自己学到的技能做一些与中坦文化交流有关的事情。希尔德梦想着以后能在坦桑尼亚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配音工作室,最大程度地运用自己在中国所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努力成为一名推动中坦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使者。

  由于中东部非洲斯瓦希里语地区对中国影视剧需求巨大,市场对斯瓦希里语译配相关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也因此吸引了坦桑尼亚的许多斯语配音演员来华工作。四达时代公司影视剧译制中心斯语配音演员马伊萨拉已是第二次来到中国。马伊萨拉说:“2013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为电视剧做斯瓦希里语配音。当时配了三部剧,分别是《金太郎的幸福生活》、《老爸的心愿》和《妈妈的花样年华》。那次经历为我积累了很多配音经验,为现在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马伊萨拉2016年参加了四达时代在坦桑尼亚举办的中国影视配音大赛,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到中国工作的机会。现在,由他参与配音的三部中国电视剧已先后在坦桑尼亚、布隆迪、肯尼亚和其他一些非洲斯瓦希里语国家播出,观众反响热烈。回顾自己几年来成长的经历,马伊萨拉深有感触。他说:“和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协助配音相比,这次在四达时代工作有所不同,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协作,所有录制、配音和制作工作需要我一人完成。这既是新的挑战,同时也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的东西。结束在中国的工作后,我会把在中国所学到的东西带回国,造福我的国家。”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和民众基础,它能够有力增进沿线国家民众的友好感情,也有利于推动沿线国家政策、设施、贸易、资金等其他方面的沟通合作。相信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建设必将给世界留下珍视和平、珍视合作、珍视共赢的丰富的精神和文化遗产。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