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战轰炸机列装飞行院校大大缩短轰炸机飞行员培养周期(组图)
主战轰炸机进院校 大大缩短了飞行员培养周期 摄影曹占礼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杨琼,特约记者王志佳、张元治):近年来,空军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大力加强实战化训练。而其中,轰炸航空兵被认为是空军的拳头力量。哈尔滨飞行学院某旅就是为这支拳头力量输送飞行人才的源头。该旅列装了现役某型轰炸机,将飞行员的培养周期大大缩短,加速了空军战斗力的生成。
早晨七点,在东北某机场,飞行学员刘世杰驾驶着一架轰炸机升空,在完成上升、建立航线、仪表飞行等基础性动作训练后,他也完成了这一型轰炸机的首次单飞。再过几个月,他将成为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一名新成员,“放单(飞)的感觉就是非常高兴,没想到自己能够驾驭这样一个飞机,但是也感受到了自己技术上的缺乏。”
刘世杰所在的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某旅被誉为空军轰运飞行人才的摇篮。作为东北老航校传人,从最早的杜-2到现在的某型轰炸机,64年来先后为空军输送轰运飞行人才数千名。而近年来,随着空军实战化训练步伐的加快,对高素质飞行人才需求迫切。以往,使用轰运高教机来培养轰炸机飞行员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战斗力生成的需要。该旅列装某型现役轰炸机后,大大缩短了轰炸机飞行员的培养周期。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政治部主任赵万夫表示:“院校装备主战型轰炸机是空军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一改革大大地缩短了院校和部队的距离,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一线作战部队的需求,更适合未来作战的需要。”
说起换装飞机可不像地面上换个品牌的汽车那么简单。由于该旅是唯一为空军输送轰炸机飞行人才的单位,早一天完成任务就能早一天与部队接轨。按照空军给出的时间表,改装人员只有很短的飞行时间来完成部队飞行员的成长目标。而对于教员来说,他们要先熟悉新型轰炸机,才能教好学员。参与改装的教员谢铖感触颇深:“我们的轰炸机改装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在一年内就要形成带教能力,所以说在有限时间内逼迫我们必须快速成长为机长教员。教员和飞行员最大的不同,不但要知道怎么飞,还要知道怎么教,有一句话,你要给学员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让他能够理解,把你的飞行方法体现在他的技术上来。”
轰炸机的改装不但对教员,对飞行学员来说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由于轰炸机的操纵与以往的运输机有很大的不同,学员要克服重重的困难。该旅飞行一大队大队长杨荣桓曾经是作战部队的一名飞行员,他曾经多次参与重大演习训练任务。在他看来,只有经过不懈的地面训练才能培养出一流的飞行员,“地面苦练空中才能精飞。我们春节前进入了地面预习工作。春节北方白天都零下20多度,只有一台模拟机,所有的地面练习要在零下20多度的座舱里,座舱里只能挡风,和外面温度一样。他们从运输机改到轰炸机,好习惯到轰炸机里都不适应了。比如起飞滑跑保持方向,运输机是用一个舵,而轰炸机是用刹车。很多学员上来之后不会用刹车。上飞机就是练刹车。”
地面和空中扎实的训练换来的是漂亮的成绩单。去年7月,该旅首批轰炸机学员顺利毕业,在毕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长为机长的培养对象,其中有多名学员已经飞上最先进的“战神”轰炸机。这个周期比以前是大大的缩短。飞行一大队大队长杨荣桓说:“(现在)比我那个时候大大缩短,这是非常黄金的年龄。在黄金年龄,干自己喜欢的事业,对空军战斗力提升也比较好的。”
为了更加贴近空军部队的需求,下一步,该旅还将在现有课目中加入战术训练,使得飞行学员成为“战斗员”的周期进一步缩短。该旅旅长杜永平说:“从思想、身体、技术、作风,全方位培养学员,下一步训练特点,难度强度会进一步加大,以便于我们的学员毕业以后跟部队更好地进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