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正文

致远舰水下文物首次展览 揭秘发现过程(组图)

2017-05-31 13:29:15|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韩宇辰

  

丹东港在2013年底打捞出水的残骸。

  这是来自海底的直接证据。

  2014年8月至10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始进行水下作业。当时因为无法判断这艘沉船的准确身份,因而被命名为“丹东一号”。

  当时“丹东一号”的状态是:舰体上覆盖着3米后的淤泥,只有零星的铁甲边缘和碎片微微突起于泥沙之上,还都附着大量的海底生物和鱼网。

  身份物证:

  都是在海战日9月17日发现的

  在进行水下调查的过程中,同样充满巧合,两次关键物证的发现都是在甲午海战纪念日9月17日发现的。

  2014年9月16号,有潜水员在水下发现了一枚11毫米的子弹,接着9月17日在旁边发现了1886年式的加特林机关炮。

  “虽然同样沉没在大东沟的超勇、扬威舰也装备有11毫米口径的加特林机关炮,但是他们装备的样式和致远舰上的相差太大。”陈悦说,连带加特林炮出水的还有完整的“铁猫”炮架,这种炮架为安装桅盘所用,大东沟附近的北洋沉舰只有致远有桅盘。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