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权篇】水书先生杨胜超:我们民族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它丢失

2017-07-12 16:45:58|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72.100.100.3-temp-9500041-1-9500041_1_1_769d2129-63ad-4fa5-9454-477839eaa275

三都县著名水书先生杨胜超写的水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72.100.100.3-temp-9500041-1-9500041_1_1_28499374-46f7-425a-98b5-01d9cac42708

水族水书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罗欢):在中国56个民族中,有17个民族有自己传统的文字,水族的水书即为其中一种。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和水族人口主要聚居地,全国63%以上的水族人口都聚居在这里,有26万多。

  水书是古代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经文记录下来的一种古老文字,水语称为“泐睢”(“泐”le 即文字,“睢”sui即水家,“泐睢”意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也是水族用本民族文字书写而成的书籍的通称,被誉为水族的百科全书。虽然水族人民平时都用水语交流,但是绝大多数水族人不懂水书,能读懂和在民俗中运用水书的人只有水书先生,作为一名普通的水族,三都县广播电视台记者韦龙志告诉我们水书在当地有很大作用,“在水族地区,婚丧嫁娶的重要节日,都要请水书先生翻一下水历,来找良辰吉日举办,所以只要你掌握了水书,你在当地就很有威望,讲话别人都很尊敬你,所以水书在我们水族当地有很大的作用。”

  水书内容就其性质而言,分为吉、凶两类。水族人民丧葬、祭祀、婚嫁、营建、出行、占卜、生产,均由水书先生从水书中查找出依据,然后严格按照其制约行事,并由此形成水书习俗。目前三都县的水书先生只有300多名,而且年龄都偏大。57岁的杨胜超从读小学就帮助父亲抄读水书,现在已成为三都县著名水书先生,他表示水书里面有很多学问,千万不能让它在自己这一代人身上消失了,“一(水书)使用方面逐渐减少,第二小孩不愿学,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传承问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我本身是水族的一员,我们民族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它丢失。无论如何要下决心把民族文化这一块,发扬光大我不敢说,但是要传承下去是必然的”

  韦龙志说,水书难度大一般人学不会也不懂,所以一旦能懂水书,就能受到很大拥戴,而以前能学习水书的人都是大户人家,水书也是他们传承下来的。为了保护水书以及水书习俗,三都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潘国熙介绍道:“通过与其他单位企业(北京印刷学院等)合作,把水族的习俗文化电子化,把它收录过来,现在书本上的有40%,还有60%在民间,我们同相关媒体合作以后,到民间去收集这些民族文化、习俗和传统,不让它失传。另外,现在提倡县里每个干部要去学,我们在职中要开水书语言的班,让大家去学。另一个让大家自学,我们把汉语和水语对照,翻译过来,就像字典一样,多少会用一点,”

  据潘国熙透露,现在三都正在规划建设一千亩的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今后水书习俗所有活动都会在这个基地展示。为了普及水书,水书先生和水书研究院也特制了课本推广到校园,现在在学校的小朋友就开始接触到水书了,26岁的水族姑娘韦玉梅也通过这种双语对照的课本学习本民族的文字。

  韦玉梅在三都水族文化博物馆担任一名讲解员,这是中国首家展示水族文化的专题博物馆。韦玉梅说自从在这里工作给游客介绍本民族的文化之后,她就意识到了水书的重要性,“(我)跟父母一直用水语交流,但是会的水字不多,到这里工作我意识到水书的重要性就开始学习,以前没有这种意识,大家会觉得学习普通话就好了,学习英语就好了,学那个干吗?现在就感觉水书是让我们水族很自豪的一个东西,所以大家很乐意去接受传播学习。”

  保护本民族语言文化,不仅需要老一辈的传承和年轻一代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2002年3月,“水书”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水书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水书也正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让这种古老的文字能一代代延续下去。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