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尔山以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双赢

2017-08-09 17:34:0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阿尔山林区的秀丽风光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殷欣、高俊雅):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的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曾经是中国重要的木材产区,林区职工占到当地人口的绝大多数。随着林业资源的枯竭,当地一度面临资源、经济危机。然而从1996年建市以来,阿尔山市依靠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逐步走出困境,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的双赢。

  “这边风景真的是太美了!这里是很原始的火山爆发后的景象,让人有一种很原始、很大气,特别(有)真实感。我们希望多花一些时间在山里转转,看看,感受一下。”

  站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著名景点——杜鹃湖畔,来自江苏无锡的游客邓世榕感叹全家这次旅游不虚此行。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兴安盟西北部,大兴安岭林区腹地,北与蒙古国接壤。其境内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拥有200平方公里亚洲面积最大的火山熔岩地貌,地质构造、土壤、植被生物均保持原始状态。因为这里分布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历史上这里曾经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国家建设需要,这里木材开采量非常大,进入了历史高峰时期。然而,过度的开采让林区生产在90年代陷入困境。阿尔山市林业局局长姜天纯说:“当年最高峰的时候,阿尔山林业局为了突击完成任务,完成了20万立方米(采伐量),后期阿尔山林业局(已经)没木材可采了。全是天然次生林,你就是采下来也卖不动。”

  90年代末期,阿尔山林业局曾经累计拖欠职工18个月工资,直接导致林业职工的生活也陷入困境。阿尔山林业局退休职工,已经64岁的杜文奎在山区里的林场工作了一辈子,回忆起当年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机,他仍然心有余悸:“当时我们(职工之间)就聊,林业局没有木材了,我们的工资给不了了,咱们怎么生活?”

  生活困难的那几年,杜文奎就带着老婆到林子里采蕨菜,再加上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发放的补贴,勉强度日。

  转机发生在1996年阿尔山市建立。当地开始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市之本,根据自身优势,认真思考发展战略,阿尔山市旅游局局长白峰介绍说:“现在全市人口80%多都是林业(职工)和家属,传统林业已经行不通的情况下,怎么给林业一个出路,是阿尔山当时面临的一个很现实和严重的一个问题。把路子重新梳理之后,还是选择依托现有林业资源、旅游资源,以发展旅游为一个突破口。”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阿尔山围绕旅游城市定位,完善城市规划布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接待能力,特别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从1996年建市时的69%,提高到了2016年森林资源普查时的81.2%。内蒙古大兴安阿尔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工作部副部长闫同林介绍说,从50年代至今,阿尔山林业局就开始植树造林,现在共栽种人工林有效存活面积8万公顷:“从50年代末期,阿尔山林业局就开始植树造林,到今天,到现在已经发挥了它的生态效应,这片木头他是惠及后代子孙的,他给后代子孙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阿尔山最大的特色,成为吸引游客最大的魅力。大批游客的到来不仅明显提高了进行转产转型发展的林业职工的收入,还促进了就业,让更多的当地林业职工子女,能够留在家乡,建设家乡。阿尔山森林公园景区管理员谢京宇今年24岁,属于林区职工家庭的第三代,他高中毕业后已经在景区工作了5年,他说:“我喜欢这里,喜欢我的家(乡)。因为现在和以前基本差不多,以前也是靠山吃山,只不过以前的吃法不一样。(照)以前吃法,再这么吃下去,资源会枯竭。但是现在这样,把资源保护起来了。像这样的资源它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们的旅游我感觉也会越做越好。”

  2013年,阿尔山被列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6年,成功进入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一年,这个人口不到7万的边境小城已经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以生态为基础发展旅游业,又通过发展旅游带动老国有林区职工转产转型,阿尔山市这座因林业而兴的边疆小城的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之路,正越走越宽。

  

阿尔山林业局老职工杜文奎回忆当年遇到的生活困境

  

阿尔山森林公园管理员谢京宇喜欢自己的家乡 对未来当地生态旅游发展非常乐观

  

阿尔山市林业局长姜天纯

  

阿尔山市旅游局长白峰

  

内蒙古大兴安阿尔山旅游开发公司闫同林接受采访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