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希德•阿夫拉兹•汗(巴基斯坦)
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方面,中国成为世界的典范。统计显示,改革开放后短短三十年间,中国有将近7亿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脱贫人口总量的93.3%。很难相信一个国家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几亿人口摆脱贫困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5年工作时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这些成就不仅归功于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向前的工业化进程,更多的是政府长期且富有远见的脱贫政策。
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扶贫的征程。“七五计划”期间中国成立专门的扶贫组织并下拨扶贫专款,由中央政府及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力援助。扶贫手段从物资投入逐渐过渡为智力开发、技术援助和物资投入并举。
中国政府不断修改扶贫政策以应对时代的需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新的扶贫政策鼓励偏远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向新兴城市自愿移民,预计到2020年实现约一千万人口的重新安置。放弃自己的家乡不是件易事,但当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满足时,中国政府的这项举措可谓是一次勇敢的尝试。2005年巴基斯坦开普省发生里氏7.6级地震,地震的重创使巴政府不得不转移受灾人口。然而十二年过去,地震的阴霾清晰可见,人民依然生活在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人口迁移的计划遥遥无期。人类无法对抗自然或者改变先天的资源不均,在相似的困境中,中国政府拨专款鼓励农村和偏远地区人口移居城市,让贫困人口在更有利的环境中开始新生活,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事情。
在“扶贫”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同样注重“扶智”。帮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有质量的教育,使每一个贫困劳动力都能掌握一技之长。除此之外为贫困地区创业者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引导私营企业吸引投资,拨专款,派专员,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
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脱贫攻坚方面树立了典范。中国一直在不懈努力使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发展进程,共享发展的成果。消除贫困是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必要前提,实现的难点正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十九大报告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可以这样说,中国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表率,“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之光。(作者:沙希德•阿夫拉兹•汗(Shahid Afraz Khan) 翻译:宋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