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四年的精准扶贫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一次的扶贫和以往的扶贫都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是精准,即这场扶贫攻坚战精准的对准了“靶心”,找穷根,挖穷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如此有力度的扶贫决心和措施,不仅仅震撼了世界,而且最重要的是收获了民心。
和以往的“大水漫灌”不同,这四年的扶贫更加强调一个“准”字,即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发挥贫困户的脱贫主动性,用好有限的扶贫资金,这是很多地方在扶贫脱贫攻坚中一直努力践行的准则。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是一个省级贫困县,在这场扶贫战役中,鄄城县创造出了扶贫攻坚中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战法”——在贫困村建立“就业扶贫车间”。通过建设“就业扶贫车间”,从外面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的方式,让村里一些没有条件外出的农村妇女和老人有活干。“就业扶贫车间”房顶还安装了光伏,光伏发电所带来的效益同样可以用于扶贫和村集体的各项扶贫开支。可以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扶贫方式。
鄄城县的“就业扶贫车间”现在已经在山东省内得到推广,这种可复制而且见效快、具有扶贫长效机制特征的扶贫方式,就是精准地瞄准了现代农村贫困户之所以贫困的“痛点”——大多数农村贫困家庭因为女主人需要照顾孩子和老人走不出家门去打工,仅仅靠男主人在外打工的收入,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脱贫。所以怎么让农村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这是解决农村地区家庭脱贫的关键,而“就业扶贫车间”也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应运而生。
从鄄城县的“就业扶贫车间”我们可以看出,扶贫一定要找准当地群众贫困的“痛点”,并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去最大化的产生效益,才能产生出真正的扶贫效益。
鄄城县走的是产业扶贫的路子。对于一些连片特困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加上交通不便,教育落后,可能就不能用产业扶贫来作为主要攻坚“武器”,而是要用社会保障兜底和异地搬迁等方式进行脱贫。同样,对于生态条件恶劣的地区,生态补偿脱贫和发展教育脱贫也必不可少。
除了扶贫办法要找对,扶贫对象要找准也很关键。这四年来的扶贫工作,在扶贫对象的确认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而且实行动态管理。不论是脱贫后又返贫,还是刚刚进入到贫困户的标准,都要全程动态管理,坚决做到最后所有的贫困户都能彻底拔掉“穷根”。
这四年的扶贫,还有一个精准就是扶贫带头人选拔的精准。贫困地区之所以贫穷,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一个能够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路的带头人。在这四年的脱贫攻坚行动中,全国一共有77.5万名干部驻村帮扶,选派了19.5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组织薄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
不能小看这第一书记,他是基层党组织在贫困村的脱贫攻坚中的“旗手”。贫困户能不能脱贫,怎么脱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书记对当地社情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的思考和谋划,所以选对带头人至关重要。从目前各地扶贫驻村的第一书记履历来看,基本上都是各个对口支援单位选派的工作能力强、富有责任心而且有发展思路的年富力强的同志,所以第一书记到了村里以后,基本上都能带领贫困户通过发展养殖等产业帮助他们实现脱贫。
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但是接下来的三年,还有一场更艰苦的硬仗要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所说,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必须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开展更加有力的工作。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