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与竞争力。
创新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已经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的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集约型增长。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于巨大的经济体量以及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撑动力正在减弱等因素,我国经济发展必然转向质量变革,向质量要效益。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协调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必须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不断推动供给体系质量提升的前提与基础。经济协调发展既要破解结构性改革过程的难题,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既不能搞平均主义,又要更加注重资源均衡配置;既要补齐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又要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协调发展中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推动经济体系质量不断提升。
绿色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应有之义,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发展为了人民,必须做好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高质量发展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支撑,走生产发展、生态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道路。
开放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坚持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就需要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中,实现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其丰富的内涵。第一,高质量发展要全民共享。高质量的发展是人人共享、各得其所的发展,不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共享发展成果。第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共享。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变革,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建设成果。第三,高质量发展是共建共享。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建设,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第四,高质量发展是渐进共享。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高质量发展中的共享也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达到很高层次,也会有所差别。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一环,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周跃辉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员 原标题:新华网评: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