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区,守护发展“绿心”

2017-11-08 10:42:38|来源:人民日报|编辑:赵春晓

  十九大报告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并不等于坐享财富。事实上,在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区,生态与经济的张力始终存在。如果不能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保护不可能持续。然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咬合的点在哪里?是需要反复探索的。本期“连线评论员”请新华日报评论员带大家去看看,江苏省江淮生态经济区,是如何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实现绿色发展的。

  ——编 者 

  在水网密布、风景优美的江淮地区建设生态经济区,是以区域新布局重塑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经济学有这样一种观点:一些生态资源丰富的地方,发展却相对滞后,被称作“富饶的贫困”。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要破解“富饶的贫困”,实现由生态涵养向生态经济的转变。

  应该说,生态经济区本身就是一个新提法。过去,一个区域要么是生态保护区,要么是经济开发区,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之间总有一些张力。江淮生态经济区,是保护生态前提下的一个经济区,而不是单纯的保护区。进一步说,建设生态经济区不搞大开发但不等于不发展,不等于不要工业,关键在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在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数据成为生产资料的今天,欠发达地区并不一定要被动等待产业梯次转移,而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贵州的大数据产业。我们同样坚信,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只要站得高、看得远、谋得实,完全可以在充分挖掘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大片生命力强的新经济,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放在眼前最紧要的工作,是留住好风景。国外学者曾提出过一个区域城市空间概念:绿心。简单地说,绿心就是区域发展进程中为田园生态景观留白。比如世界上最著名的“绿心”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就是由城市群环绕形成的生态缓冲带。江苏的目标是借鉴兰斯塔德“绿心”建设经验,通过一代代人的持续努力,将江淮生态经济区打造成与苏南太湖地区相媲美的绿色品牌,展现出可与江南水乡媲美的江淮水乡风貌。江淮生态经济区内,水是最灵动的元素,也是最宝贵的生态家底。单从城市名字看,江淮生态经济区内一半左右的县级市名字带“水”。长江、古黄河、淮河,通过京杭大运河和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湖群,在这里交汇。水面面积达5585平方公里,占区域面积比重超1/5;湿地面积达5652平方公里,占到江苏长江以北湿地面积的一半。这是巨大的生态财富。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将其打造成为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

  保护这片物理上的活水,也能激荡发展的活水。从以湖为圆心建设绿色生态环,让旅游、乡村、城镇嵌入生态的区域规划,到推动“生态+工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就是要把这方水土建成生活美好、令人向往的地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环。让老百姓因生态受益,不能让他们守着好环境受穷。更要将这一地区长期以来的“人才逆差”变为“人才顺差”,将“人才洼地”建成“人才高地”。

  守护发展的“绿心”,归根到底是守住人心。生态经济区发展得好不好,既要问来的人,更要问住在此处的人。因此,既要对外输出优美的生态价值,成为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旅游目的地,更要对内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只有把外地人和本地人、城市人和乡村人的身心都抓住,生态经济区建设才是成功的,才是更有未来的。

  (新华日报评论员:翟慎良   原标题:生态经济区,守护发展“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