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中国美术馆展出200件“看家宝” 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师作品亮相特展

2017-11-23 17:31:18|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吴冠中的《红莲》和《荷塘春秋》

  

徐悲鸿的《战马》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本周,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中,中国美术馆精选出馆藏的近现代名家大师作品200余件套,观众可近距离观赏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真迹。

  中国美术馆为了此次的典藏精品特展可是拿出了“传家宝”: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李可染的《暮韵图》、傅抱石《金陵山水》、吴作人的《霍卢郊外》、吴冠中的《根扎南国》……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师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到中国美术馆一睹真容。

  “从昌平过来的,都想看看,就喜欢,比如我喜欢齐白石的,我最喜欢他那个大虾。”

  “因为这都是中国名家,都看一看。比如说徐悲鸿的马,以前也见过,但这次展出的作品是比较有名的一张。”

  

傅抱石的《黄河清》

  

李可染的《榕树水牛》

  据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中国美术馆馆藏各类美术作品十万余件,其中许多珍贵藏品长期未能与观众见面,此次精选馆藏近现代名家大师作品207件(套)展出,绝大多数作品是首次和公众见面。展品分布在六个展厅,作品轨迹从晚清、民初海派任伯年等诸家开始,到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等承上启下的时期,从传统中开拓出花鸟、山水、人物画新路;再到徐悲鸿、林风眠等画家融合中西,油画、国画双管齐下,开宗立派建构学术体系;最后到吴作人、吴冠中发扬各自传派,登上艺术高峰。观众可以在美术馆中与这些作品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对白石老人的画印象比较深,特别是他老年时候的画,体现出来特别浓郁的童心和童趣。比如这副《溪水小桥》下面画的这几个猪特别活泼,而且特别充满了生机和生趣。”

  “各有千秋,觉得都特别美,但是你要说最喜欢的还是吴冠中。一个是(他画的)荷花,每一朵荷花的红都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色度也不一样,另外一个是墨绘制的孤独的黑白的莲蓬,这两个的反差很大,但是给你的感觉就是他的画作是融于大自然的。”

  特意从上海赶来看展的周先生对记者透露,在画展中能感受到这些美术大师在传承传统以及中体西用的实践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林风眠院长中国画风的《四鹭图》,他用的是西方光影的表现,他这个表现又有点写意,不像徐悲鸿光线的感觉是比较直白,非常西方化的,林风眠光影的变化是非常形而上的,按照中国人画风里面的东西。这些都留过法国学习美术的民国初期的大家,他们把西方绘画的经典引进来,然后传承了中国画自己的一些风格,这样完全就体现出新的东西来,这点印象非常深。”

  曾经在美术出版社工作的尚先生告诉记者,看这样一场展览,可以回顾一段完整的20世纪中国美术史,“这批人里面像吴冠中、吴作人、庞薰琹、林风眠、徐悲鸿,他们实际上是中西兼备的画家,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在西方学习绘画,等到他们比较成熟的时候,最后他们都回到中国艺术这样的传统中间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所以我们现在去看这一批人,等于是在看中国二十世纪初的时候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是新的中国画和西方艺术本土化的一个开端。”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6日。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