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把脉“三农”问题 为乡村振兴描绘蓝图

2017-11-29 17:41:4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蒋丽丽

  中国作为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 搞好农村建设对于发展国家经济和完善社会治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他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是一个经过审时度势、周密思考之后提出来的切中当前社会发展问题要害的方略,也是实事求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方略。

  正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步伐和步骤的精准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阐述中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还着重强调了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而且给了广大农民一个定心丸——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三农之根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不仅仅是安定民心的郑重承诺之举,更是保持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中国农村经济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除了作为牛鼻子的“土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着重指出了农村发展建设的几个关键要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产业兴旺的态势在农村体现得更加明显,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出现了不少的“电商村”、“淘宝村”、“外贸村”,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不但丰富了当地的发展模式,繁荣了产业经济,而且解决了大量就业,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实体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些加工制造等低端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农村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压力,这在一些乡村产业集群比较发达的地方体现得尤其明显。生态环境治理,在农村必须引起重视,因此要强调“生态宜居”。

  关于“乡风文明”,提出的恰逢其时。只有乡风文明,乡村才会变得美丽。只有村民提高了文化素质,建立起良好的乡风,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和生活的安定。

  “治理有效”,从目前基层村级治理的现状来看,村级治理的力量正越来越强,“第一书记”的大量派驻和对贫困村的对口帮扶,让一些经济后进村和管理落后的村镇社区正逐渐迎头赶上,基层党建力量也在不断加强。

  因此,从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振兴的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句句点睛,直指乡村发展振兴的关键,而这也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一贯作风。乡村振兴,唯实不破。(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