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抵抗日军对泰侵略 泰国人民及在泰华人华侨都是主力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崔沂蒙):今年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中国各界将继续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亚洲国家犯下滔天罪行。专家介绍,在泰国,抵抗日本对泰侵略的过程中,无论是泰国人民还是在泰华人华侨都是抗日运动的主力。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记者在曼谷专访了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大学中国南海问题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虞群。虞群研究员是泰国二战史的专家,他介绍,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夏威夷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随后美国对日宣战。实际上就在珍珠港事件第二天,日军在泰国南部的几个府强行登陆,对泰国实施侵略。
虞群指出,在抵抗日本对泰侵略的过程中,无论是泰国人民还是在泰华人华侨都是抗日运动的主力。“二战期间,泰国人民包括在泰的华人华侨都是抗日运动的主力。泰国人民在日军入侵的当天也就是1941年的12月8日组织过在沿海地区的抗击,阻止日军的入侵。而泰国人民在二战后期的抗日运动主要体现在‘自由泰’运动。当时泰国的海外的学生以及海外的侨民效仿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运动,组织了‘自由泰’运动抗日组织。“自由泰”运动当时在盟军的支持下,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在泰国的抗日活动中立下汗马功劳。”
虞群还列举了在泰华人华侨以实际行动表达爱国热情、抵制日货的生动实例。“至于在泰的华人华侨呢,据我们了解,当时我们的华人华侨爱国热情高涨。其中有一些著名的爱国人士比如说蚁光炎先生,他当时是泰国中华总商会的主席,领导过整个曼谷唐人街一代的抵制日货活动。蚁光炎先生是一家船运公司的老总,日本和泰国之间的大米主要是经过他的公司来进行运输的。他当时抵制给日本那边运输泰国大米,导致泰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急速下降。最后蚁光炎先生被日伪暗杀了。这也是让我们非常痛心和唏嘘感慨的。”
虞群表示,时至今日,泰国的土地上仍留有日军当年侵略的遗迹,成为日军罪行的见证。“在泰国西部的北碧府,那里有一座‘死亡铁路’大桥,叫桂河大桥。当时日军占领泰国以后,派遣大量的日军,征召大量的民工,包括把英美和中国的很多战俘都拉到北碧府这一代进行铁路的修建。这座桥当时修的原因是日军需要尽快地打开泰国和缅甸之间的通道,把军力运送到缅甸,去切断中缅公路这一当时盟军向中国运送战略物资的唯一通道。桂河大桥可谓这段悲惨史实的物证,基本上每一条枕木下面都有一个亡灵。现在桂河大桥那里还有战争博物馆以及二战时期的战俘墓地,可供后人凭吊,研究当年的历史。”
谈起泰方人士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认知,虞群介绍,在接待泰国代表团的过程中,他感觉泰国人对于这段历史是知道的,但是态度不尽相同。“我在南京的时候呢,也经常接待一些泰国代表团。聊到南京这个城市,他们知道南京曾经有过被日本侵辱的一段历史。我也明显地感受到,泰国人民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很难感同身受,毕竟不是自己亲身的经历。他们只是从一些史料上了解到一些知识和当时的一些情景。对于日本人的所作所为,一部分泰国人是非常同情我们南京同胞的,但也有一些泰国人相对而言淡漠一点。”
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现在有一些泰国人对日本抱有亲近感,而对中国的近现代史和现状了解得不够全面。对此,虞群也提出了他的几点建议。“所以我想这一点也需要我们反思。我们的软实力建设,我们在文化推广方面,对泰的公共外交方面,都是需要加强的。怎么样能够让泰国人民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我们不需要他们同情,但我们需要让他们知道,同时他们可以有一个更客观的更公正的标准来看待这段历史。我们一定要借助各方面的渠道来加强中国形象在泰国的树立,讲好中国故事,让泰国人民发自内心地喜欢中国,认识到中国是他们真正的朋友。我想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