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和官员热议中国经济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雯婷):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一个以“新时代·新经济”为主题的论坛上,多位知名经济专家和经济界官员都表示,未来中国将淡化GDP增速,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等手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来年中国经济政策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结束,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当天的演讲中提出,路径依赖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障碍,因此要把转变发展方式进行到底:“旧的发展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如何来重视数量,重视速度,新的发展方式尽管很早就被提出来了,但热心于新发展方式的人并不太积极,为什么呢?因为还不知道呢?如果它出了问题怎么办?所以说仍然是路径依赖,这个对我们整个经济也发生重要的影响。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怎么样不再以增长率为核心为唯一的指标。”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中国将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表示,这对国家统计局统计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国家统计局将用新的视角,为中国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更多指标:“首先,我觉得是要淡化GDP增速,虽然我们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但是相对于过去的高速扩张的工业化的这样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内外条件包括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都发生了变化。潜在的增长率在下滑,所以经济很难再现过去持续的高增长。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开始趋稳,过去11个季度GDP的增长率6.7%到6.9%到7.0%这个区间波动。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我们适当的降低经济增长的预期,有利于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
高质量发展应该从何入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在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三个方面都需要转变:“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可能消费就会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中高端的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将成为主流,中等收入群体将成为拉动消费的主体。从产业来看,更多的依靠是新产业、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业态来推动。在产业链、在价值链比较完整而且主要居于中高端,而且主要依靠绿色、低碳、循环这样一些产业来推动。从要素来看,一方面将更多地依靠科技、人力资本、信息、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来推动。另一方面要依靠劳动、资本、土地、资源、能源、环境等传统要素的效率提高来带动。”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来推动经济发展。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中国制造业当前还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整体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工业基础能力弱等问题。如何进行制造业质量变革,辛国斌表示:“一是要千方百计稳增长,保障制造业平稳运行,稳中向好。二是要集中精力促进质量品牌提升,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理念,着力提高实物产品质量和制造业标准体系水平,促进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品牌文化。三是要科学施策,鼓励制造企业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向价值链高端环境延伸。”
辛国斌表示,效率变革就是要着力破除制约效率提升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改善供需关系,提高供给效率。动力变革,就是要实现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增强制造业发展内生动力。他说,当前,工信部正在加紧推进首批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引导各地形成差异化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