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控烟形势严峻 专家呼吁加快控烟进程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乔全兴):近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2017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报告指出,公共场所控烟已经引起社会越来越广泛关注和支持,地方城市陆续出台和修订了相应的控烟法律、法规和规章。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控烟行动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专家呼吁,继续加快中国控烟进程。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有3亿多烟民,控烟形势严峻。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克安说:“大家都知道中国占世界人口1/5,吸烟占了1/3,消费全世界44%的烟草,第二位和第三位国家加起来的总和,我们比他们还要多,现在死亡估计每年已经超过一百万人因为烟草的死亡。到2050年如果没有有效控制,将达到300万人每年。大家都知道中国是最大的烟草生产国,烟草消费国,但是也是最大的受害国,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中国于2003年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这一条约2006年在中国正式生效。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多个城市通过了无烟立法。同时,西安、武汉等城市正在推动制定或者修订控烟法规。王克安说:“大家都知道我们过去经常说18个无烟立法的城市,但是现在我们又统计了一下,2014年以后大概有10多个城市已经或者正在制定或者修订控烟法规,比如西安、武汉、重庆、厦门、成都、海口、来宾、鹤壁、琼海、宣城、通辽、嘉峪关、白银、芜湖市,可能还有漏的,在2014年以后专门城市有一些关于控烟的法规。特别是西安,今年10月已经发布了,在网上征求公众意见,《关于西安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也举行了听证会,有望明年年初出台法规。”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控烟行动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这包括国家层面的控烟条例仍未出台,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依然存在,烟草税价的提升远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等等。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动2018年启动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贺胜表示:“要进一步发挥禁烟履约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措施联动,将控烟工作主动融入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全过程,继续做好我国的控烟履约工作。进一步推进无烟场所的创建,把控烟纳入各类健康区域和场所建设的前置指标,提升覆盖面,推进已有控烟条例地区执法监督的力度,总结推广地方的成功经验。要增长公众主动参与控烟的意识,持续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将其纳入提升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