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2017中国气候公报》发布 全年气温偏高暴雨洪涝损失偏重

2018-01-15 19:32:25|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杨玉国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洹星):15日,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发布了《2017年中国气候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中国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多,干旱、台风、强对流等灾害偏轻,暴雨洪涝损失偏重。与近5年相比,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口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偏少。

  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平均气温10.39℃,较常年偏高0.84℃,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值;高温日数多,北方高温出现早、南方高温强度大;干旱影响偏轻,但区域性和阶段性明显;低温冷冻害及雪灾影响偏轻;强对流天气多,损失偏轻;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少,影响偏轻;暴雨洪涝灾害比较突出,表现为暴雨过程频繁、重叠度高、极端性强。

  国家气候中心服务首席周兵表示,去年中国汛期暴雨洪涝灾害比较突出,这主要由影响中国的副热带高压偏强造成。“影响我国气候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异常偏强,副高西侧北上的水汽输送条件非常好,与南下冷空气相互结合,并且这种形势长时间稳定,使得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部分地区强降水区域重叠,导致暴雨洪涝灾害比较突出。”

  当天还同时发布了《中国温室气体公报》(2016年)。公报称,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二氧化碳浓度相对2015年出现大幅上升。这主要与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导致的热带地区干旱及森林大火等的排放有关。

  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大气成分室副主任方双喜介绍,中国气象局目前有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等7个温室气体观测站,各站温室气体浓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浙江、北京,温室气体浓度是高于全球甚至是北半球的平均水平,但是增长率其实是逐年下降的,这显示我国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据介绍,中国气象局从1996年就开始了温室气体的本底业务观测。2016年12月发射了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使中国初步具备了对主要温室气体含量的全球监测能力。未来,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强温室气体相关的监测和研究,进一步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巴黎协定》提供支撑。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