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一位扶贫干部的驻村工作日志:精准扶贫带来大变化

2018-02-27 16:57:3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徐艺源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高飞):“咱们到人家村里,一待就是两年,天天一块儿工作生活,总得给村里办点实事,我们当初想法就这么简单。”邯郸市农牧局驻魏县和顺会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梁斌一边整理着两年的扶贫工作日志,一边对记者说。这个春节过后,梁斌为期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就要告一段落了,人虽然即将离开,可他对扶贫工作的牵挂,却留在了和顺会这个小村里。

  小村开始大扶贫

  河北省魏县,地处河北南部,是国家级贫困县。梁斌带领的扶贫工作队进驻的和顺会村是全县最贫困的村子之一,当地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村集体经济无收入。

  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扶贫工作从给小村“把脉”开始。在驻村之初,梁斌首先带领工作队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找到村里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留不住年轻人,村里的主要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整个村子成了以老年人和孩子为主的“空心村”。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_副本_副本

扶贫工作队定期联系市里的医院为村民们义诊(受访者供图)

  “精准扶贫不能只给钱,在数字上把平均收入提高,其实不能解决小村贫困的根本问题,得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扶贫工作队的思路,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精准”二字,力求工作行之有效。“有病的咱们联系市里的医院进行义诊,失学的咱们联系学校让孩子复学。但村里留不住年轻人,就得想办法扶植村里自己的产业,让年轻人不出村也能工作挣钱,有了年轻人,村里才能有活力,才有持久发展下去的动力。”

  为了留住村里的年轻人,给村里带来长远发展,梁斌和他的扶贫工作队开始了四万公里的行程。

  小村上了大项目

  扶贫先扶志,扶志亦扶智。制定了产业扶贫的工作大方向之后,工作队带领和顺会村领导班子奔赴各地进行参观、学习、考察,行程最远的一天就是一千多公里。经过一番考察,原本安于现状的村里的老支书、老村长开阔了眼界,也对小村发展有了新的期望和目标,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2_副本_副本

和顺会村的大棚里收获了香甜瓜(受访者供图)

  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意愿,和顺会村最终决定上马香甜瓜项目。项目筹备阶段,为了把一切风险降到最低,让村民彻底打消顾虑,工作队找到省、市相关方面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有了专家们的肯定,小村的扶贫工作有了更大信心。

  小村来了大专家

  确定了香甜瓜项目,具体怎么实施成了首要的问题。扶贫工作队把事情考虑到了细微处,把工作做在了前面。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3_副本_副本

扶贫工作队的工作日志 摄影:王高飞

  一方面,香甜瓜种植期短,经济效益快,村民的种植能力经过培训可以胜任;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等问题,工作队还为村里找来了国家香甜瓜体系的专家和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制定了“单一品种规模化”的发展方向。经过小规模试种,和顺会村种出的香甜瓜顺利通过测评,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也让村民和扶贫工作队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小村有了大规划

  瓜种出来了,如何把收成变成收入,成了工作队的又一个工作重点。“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工作队的思路之一。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4_副本_副本

春节刚过,扶贫工作队便进入大棚检查覆膜情况。摄影:王高飞

  前期没有大棚,工作队联系专人建设二十余个大棚;村民不懂种植技术,工作队联系专家培训指导;后期没有销售渠道,工作队依然负责联系销路,经省农科院牵线,签订了香甜瓜收购合同,按照每斤2块钱的保底标准全部收购。而村里香甜瓜产业后续的经营和销售工作,工作队也从村里组织专人承担。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5_副本_副本

扶贫工作队在和顺会村建立的大棚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

  此外,扶贫工作队还成立了村集体控股的公司和合作社。这一下,村民只需在建好的大棚里种瓜,其他的什么都不用操心。看着从之前种小麦、玉米为主时每亩600-800元的收入,一下提高到种瓜后每亩过万元的飞跃,村民们从心底里感谢为他们带来实惠的工作队,感谢为小村带来发展的“精准扶贫”。

  通过项目,村里的年轻人不用远走他乡,在村里也能劳动致富了。下一步,和顺会村还将继续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将两者有机结合,建设香甜瓜为主的田园综合体,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也是村里人人期待的大未来、大规划。

  小村成了大牵挂

  即将离开工作了两年的和顺会村,梁斌和他的工作队员都难掩感慨和留恋。看着厚厚的扶贫工作日志,字里行间记录的是实实在在的付出和收获。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6_副本_副本

春节前夕,扶贫干部梁斌到贫困户家送米面油(左一为梁斌)

  “‘输血’不如‘造血’,给村里留下多少扶贫资金,都不如给他们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看见村里实实在在的变化,自己的心里也有点成就感。”梁斌的比喻为扶贫工作队两年的成果做了生动的总结。扶贫工作队为小村留下的能持续“造血”的产业,带来了“精准扶贫”后的巨大变化;而小村也在扶贫工作队的每一个人心里,留下了大大的牵挂。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