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国际>>正文

巴西举行“老舍与中国——《骆驼祥子》”读书会

2018-03-24 15:17:2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刘维靖

束长生和安热尔·博贾森品读《骆驼祥子》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石晓淼):“老舍与中国——《骆驼祥子》”读书会当地时间21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自由站出版社总编安热尔·博贾森和圣保罗大学东方文学系教授束长生与巴西读者面对面,一同品读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随着该书葡文译本在近期出版,老舍作品被首次译介到巴西。

  在安热尔·博贾森看来,老舍作品走进巴西,不单是作为巴西人接触中国文学、了解北京市井生活的窗口,其小说聚焦底层大众悲苦命运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引发巴西读者对社会发展的思考。

  博贾森说:“《骆驼祥子》在反思社会机制上能让巴西人产生强烈共鸣。一方面关于内陆移民,巴西劳动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移民与中国农村人到城市打工的浪潮一样;另一个是贫困,我们看到革命之前的中国曾充满暴力与混乱,底层民众无力抗争只能屈服于社会不公的惨剧。”

  《骆驼祥子》描绘了中国军阀混战时期一个勤劳壮实的年轻人怀着奋斗的梦想到城市打拼,却最终被黑暗无情吞噬的悲剧故事。在向巴西人解读这部作品时,束长生指出,祥子的失败亦是老舍对底层民众如何对抗命运的一种思考。

  束长生称:“这本小说里,老舍尝试通过祥子的个人奋斗探讨个人主义,他觉得个体抗争的道路最终是徒劳,精力和精神皆被殆尽,当时看唯一的出路是团结一致,共同对抗不公,才能获得尊严。”

  安热尔·博贾森认为,把阅读《骆驼祥子》的文学体验放在历史和时代背景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今日的中国,也为寻找解决巴西社会问题的出路提供参考。

  博贾森表示:“对巴西来说,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一种参照,即集体主义的力量,中国的革命正是依靠人民集体。作为旁观者,我们愿意去观察和学习中国如何吸取其文化传统中积极的东西,如何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个持续发展的中国。”

  读书会上,《骆驼祥子》葡文译者马西娅·施马尔茨还通过视频连线向读者们分享了本书的翻译经历,她表示最大的困难在于还原老舍原汁原味的方言表达与幽默,虽然翻译最终选用了标准葡语,但还是尽力通过注释让人们能够领略到老舍作品的独特魅力。此外,马西娅·施马尔茨正在为自由出版社翻译作家陈忠实的作品《白鹿原》,该书葡文版预计将与今年下半年出版。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