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正文

意大利小城克雷莫纳的提琴制作技艺及传承

2018-04-16 10:24:37|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克雷莫纳国际提琴制作学校副校长斯佩尔查加在进行拼板工序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意大利记者 殷欣):克雷莫纳是一座人口只有7万多人的意大利北方小城。当初,罗马人在这里建立堡垒以抵御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大军,而时至今日,它却因为手工小提琴制作为世人所熟知。近日记者走进制琴之都克雷莫纳,探访那里是如何保护传承小提琴制作技艺的。

  徜徉在历史风貌保存完好的小城克雷莫纳之中,时不时就可以看到小提琴音乐会海报、小提琴制作室橱窗或是以小提琴为主题的雕塑。16世纪起,数位小提琴制作大师的出现,使这里成为了小提琴的发源地之一,更奠定了这里数百年小提琴之城的地位。2012年克雷莫纳小提琴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年之后,当地政府和民间机构共同出资兴建了一座小提琴博物馆。提琴博物馆讲解员安娜·玛丽亚还会用中文接待中国游客:“大家好!欢迎光临小提琴博物馆,我叫安娜·玛丽亚,在小提琴博物馆有中文服务,所以你们可以了解小提琴的历史,还有克雷莫纳的历史。”

  博物馆内收藏着阿玛蒂、斯特拉迪瓦利、瓜尔内里等多位制琴巨匠的作品。游客们可以使用多媒体互动设备了解小提琴的演变发展、制作过程、当今世界著名制琴大赛概况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博物馆的音乐厅内,每天中午都会有年轻的小提琴演奏家用博物馆内珍贵的藏品演奏,让到此的观众得以亲耳聆听百年古琴发出的美妙声音。

  在距离博物馆不远的地方,坐落着成立于1938年的克雷莫纳国际制琴学校,目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学生在这里学习制琴。手工打造一把小提琴大致要经历选材、拼板、刮板、合琴等10道工序。每道工序中又包含诸多细节工作。一个熟练的制琴师完成一把小提琴至少需要200多个小时的时间,而能否做出一把好琴靠的是精益求精的意志、丰富的经验、熟练的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有时甚至还有在选料过程中的一点运气。因此一把使用机器加工,并由多个工匠以流水线方式快速、批量生产出来的所谓“工厂琴”在品质上无法和由一名优秀制琴师手工打造的,带有鲜明个人技术和艺术特色的琴相比。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机器能否代替人工制作出一把音色上乘的小提琴呢?对此,克雷莫纳国际制琴学校副校长,拥有30多年制琴经验的安杰洛·斯佩尔查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会使得机器制造越来越接近手工制作。(但)制琴技艺是一种师徒之间的动作、姿势、知识、技巧、才能的言传身教和代代相传,这是一台机器无法做到的。”

  历经数百年沉浮,克雷莫纳依旧保持了世界制琴之都的地位。小城里聚集了150多家提琴制作室,出产质量最上乘的手工小提琴。他们中的很多人正是毕业于已经建校80年的克雷莫纳国际制琴学校。学校副校长斯佩尔查加认为,除了深厚的历史传统,成立制琴师协会对小提琴制作技艺和产地进行保护和认证之外,包括学校在内的多方协作是让克雷莫纳提琴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并保持世界顶尖水平的重要原因,他说:“克雷莫纳市政府和制琴学校、小提琴博物馆成为了制琴技艺教学和制琴文化传播的三家重要机构。让在克雷莫纳学习制琴的人们可以得到各种传承制琴技艺的便利条件,从而可以制作出顶级水准的小提琴。”

  斯佩尔查加表示,80年前学校成立的时候,人们的目的是重振提琴制作技艺传统,而今后制琴学校将致力于展开更多对外合作,分享制琴工艺发展的成果,让全世界的制琴师在克雷莫纳共同切磋的同时,也让制琴之都的文化遗产传遍世界。

  

遍布克雷莫纳街头巷尾的制琴工作室

  

克雷莫纳国际提琴制作学校内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克雷莫纳小提琴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名贵古琴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