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伯乐高级文理中学学生的“中国情缘”

2018-04-16 09:11:0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马西米连•克尔格斯给桂林恭城中学的学生们合影_副本

马西米连•克尔格斯给桂林恭城中学的学生们合影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许多):在德国鲁尔区的埃森市,有一所中学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2014至2016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曾两次会见该中学师生,不仅让这所学校的学生们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更激励着这些孩子们立志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年轻使者。

  德国埃森市伯乐高级文理中学的合唱排练厅里,音乐教师陈郁正在指导该校的中文合唱团练声。如果只听歌声,您会很难想象,这个合唱团是由一群十几岁的德国中学生组成的。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访问该中学时,鼓励该校学生通过中文歌曲学习中文,正是在这样契机下,该中学成立了一支由德国孩子们组成的中文合唱团。伯乐高级文理中学中文合唱团指导教师陈郁回忆说: “大家就问她说,我们想学好中文,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然后她就说,唱中国歌呀,这是最简单、学的最快的一种方法,然后就成立了这个合唱团。合唱团里有60%的人学汉语,40%的人是凭借兴趣,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有些孩子其实不会唱歌,要一点一点地教他们。刻苦的孩子、想把这件事做好的孩子还是有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马西米连•克尔格斯给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上课_副本

马西米连•克尔格斯给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上课

  该合唱团成立之后,多次在大型中德青少年交流活动中献上他们青春洋溢的歌声。今年已经上大学的马西米连·克尔格斯就曾经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克尔格斯说,2014年3月彭丽媛来访时,向他们讲述了她的“中国梦”是让更多的中国女孩子们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对中国贫苦地区的孩子们来说,上学依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让他深受触动,他在2016年下定决心前往中国贫苦地区支教,为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贡献自己的力量。2016年9月,他到广西桂林支教一年,教中国孩子们英语,也用上了自己的中文名字孔浩。马西米连·克尔格斯自豪地谈起他的支教生活:“上课的时候要自己给自己鼓劲儿,要特别注意孩子们是不是在认真听讲,虽然有的孩子们很调皮,但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你会发现,孩子们每天都能在我的课堂上学到新知识,下了课在街上或是商店里碰到他们,他们就会用在课上所学的英语跟我打招呼、聊天,看到他们能学以致用,我感到很欣慰。”

  2016年10月19日,彭丽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德国伯乐高级文理中学师生,马西米连作为受邀学生之一出席,时隔两年再次见到彭丽媛,向她讲述了自己在桂林的支教生活。马西米连·克尔格斯说:“我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再次见到彭丽媛老师时,我告诉她,我现在桂林给孩子们教英语,因为她之前的中国梦是让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在我做的就是这样的事,她听了以后非常高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亚历山大•萨耶埃达(中文名:沙国强)希望大学毕业能够在业务横跨中德两国的公司工作 _副本

  亚历山大•萨耶埃达(中文名:沙国强)希望大学毕业能够在业务横跨中德两国的公司工作 

  像马西米连·克尔格斯一样受到触动的孩子并不在少数。他的同学亚历山大·萨耶埃达,曾作为交换生在昆明留学一年,彭丽媛的中国梦以及她对中德青少年的亲切关怀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亚历山大·萨耶埃达说:“我非常感动。2016年我们去了北京,又见了彭妈妈,我告诉她,我正在昆明留学,她鼓励了我说,你每天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觉得彭妈妈就像一个妈妈,一个老师似的。”

  亚历山大在说这番话时,眼睛里、嘴角上无一不透出欣喜明亮的光芒。亚历山大说,他在中国一年的留学生活,让他有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今后还要回到中国去,去看他的朋友,他也希望大学毕业能够在业务横跨中德两国的公司工作,为中德之间的文化与经贸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