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五一特辑 | 大国女工匠 荣耀新时代

2018-05-01 17:03:3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瑞芳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她们是新时代的女工匠,以“工匠精神”书写自己的时代新形象,也书写中国女性的奋斗志。

  

  中国女工,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曾留下一个时代的豪迈形象。今天,年轻一代女工继往开来,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坚韧,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再次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在这个社会进步、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她们比前辈们更多了一份高科技的领悟力和对生活的掌控力。

  在曾经的男性主战场上,高技术女工们智慧、高效,独具创意又敢于挑战。女子无畏,其利断金。

  中国女工,从上一代师父那里完美接力,在继承中发扬,在坚持中创新,书写属于她们的新工匠时代,卓越而美丽。

  

  

  

  女工匠之美

  在困难中激发最美特质

  对于优秀的人来说,困难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奖赏,它像放大镜,人身上的大部分特质,都在经历困难的过程中被放大——你是否坚持,是否自信,是否真的热爱你所做的事情……这些特质被别人看到,也被自己看到。困难让人更了解自己,让迎难而上的人激活最美特质。

  中车大连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电焊高级技师、党的十九大代表、新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于静,当初是因为觉得“焊花漂亮得像焰火”,才选择当一名电焊工。她太爱美了,少女时代是想当裁缝的,梦想缝制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很快她就发现,以焊枪为针线,以钢铁作布料,也是一种美丽的“缝制”,只是难度更高。

于静在给徒弟们示范,怎样做出漂亮的焊活儿

  她给记者讲述一次“缝制”经历。那是焊接一台电力机车的油箱,焊缝长达一米多,要求“针脚”高低均匀、平直美观,更大难度在于要登高作业。很多男同事望而却步,于静却主动请缨,尽管那时她“网球肘”发作很严重。她一脚踩着凳子,一脚踏在工件上,尽力平衡上身,端着焊枪,高举焊帽,艰难地“缝制”。“缝”到一半,有伤的胳膊因为端得太久,越来越疼,止不住地发抖。于静凝神屏息,用毅力控制疼痛的肌肉。她是追求极致的人,越难越兴奋,伤痛根本干扰不了她。那只油箱,被她焊得无可挑剔地完美。

  电焊,总是被要求“针脚”美观,毫厘不差,但工作区却常常是狭小的,作业面的位置是刁钻的,“干好这个活儿,腕功、蹲功、眼功一项不能少。”在于静看来,要求越高,难度越大,越能练出本事,也越了解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有人做过统计,于静平均每年完成的焊缝上千条,无一不达标、不精美。

  

  当年,女儿备战中考时,于静也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成为“高级工人技师”。娘儿俩约定来一场“比赛”,女儿要考入重点高中,她要拿到高级技师资格。互相激励的母女俩,最终都实现了目标。在那个年代,谁家如果有一位“八级大工匠”,是人人羡慕、“很牛”的事情,于静成为了自己少年时代最羡慕的人——当时公司唯一一名女高级工人技师。

  在别人眼里,电焊工总是身着脏兮兮的工作服,而于静说,那些干净漂亮的焊缝,那些经过她手的高精尖产品都是美不胜收的作品。

  女工匠的美,美在作品,也美在极端困难下激发的意志之美。

陶瑾的岗位在高空导线上

  站在线缆上的陶瑾帅得迷倒一大片网友粉丝。她全副武装,高悬在山谷之上,像是在从事一项极限运动,散发着无与伦比的美。很多人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认识了陶瑾,在世界最高电压等级——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中,全世界容量最大、距离最远的输电线路上,跨越黄河架线的技术工人就有浙江送变电公司高空作业班班长陶瑾。和于静一样,所有在旁人看来几乎是难以忍受的考验,对“电力小将”陶瑾来说都是别样的经历,极致的美来自挑战极致的苦。

  作为国家电力工程项目甘8标段的技术员,去年年底,天气最寒冷的日子,陶瑾在甘肃作业了34天,每一天都是考验。最苦的一天,陶瑾和伙伴们开车拉着工具上山,可是在距目的地三公里的地方车就开不过去了,他们只好背起沉重的工具徒步爬山。那天的任务是打磨铁塔上的导线毛刺。八分列的导线长九百多米,连接着两座铁塔,陶瑾像栖在半空的一只小鸟,站在三百多米高的地方,而正下方便是滚滚的黄河水。检查导线打磨毛刺,那天她连续工作了五个多小时。当天的气温是零下17摄氏度,对于要登高作业且要穿戴安全绳并携带作业工具的电工来说,着装必须尽可能简洁。记者问她的感受,她回答:“冷,但得完成任务,再冷也要坚持。”顿了一下又笑:“放心,我身上贴着十五个暖宝宝呢!”

  难以想象,这位在高空的导线上行走自如的女孩子,曾经有过恐高的经历,站上25米的高度都会晕眩、发抖,“我得赶紧抓住导线,蹲下来,闭眼,让自己平静。”培训老师劝她放弃,下来吧,没关系。她内心激烈地搏斗。最终,“坚强的自己打败了软弱的自己,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词——我能行。”慢慢站起来,脚踩下面两根导线,手抓上面两根导线,身体呈一个“工”字,一只脚先挪一步,另一只脚跟上,再挪一步,再跟上……陶瑾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不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吃到自己人生中的螃蟹,不论早晚。

  女工匠之高

  在技术的顶端游刃有余

  作为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公司第四分公司的数控车工,她用十四年,斩获了太多的荣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帖、中国兵器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她能熟练使用镗孔刀、螺纹刀、切槽刀等十几种刀具,加工精度从0.1毫米、0.01毫米、0.002毫米直至头发丝直径的三十分之一。

  一个人,能把工作做到如此极致的程度,已经不仅仅是“工作”这么简单了,甚至也超越了技能,到达的是一种精神高度。

80后姑娘赵晶是数控车床界著名的“女刀客”

  还在她读图吃力、甚至不会磨刀的时候,一位老师傅就对她说,再小的零件,最终也会成为战车的一部分,我们每加工一个零件,都是在为国防事业作贡献。这句话让赵晶醍醐灌顶,手下的刀不只是刀,刀下的活儿也不只是活儿,其中的意义足以推动她向着高手的目标狂奔。很快,“有难活儿找赵晶”就成了全车间的共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控车床逐渐取代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是用电脑控制刀具,让冰冷的电脑程序按人的指令,灵巧地操作刀具,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这对数控车工的技术要求和专业知识要求更加严苛。赵晶像一位科研工作者,开始了对各种技术难题的破解,反复试验,研究参数,改进工艺,消除不稳定因素……

  去年,国家级“赵晶数控大师工作室”成功挂牌,赵晶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了三十多项技术革新,使生产工艺效率最高提升20倍。她最满意的一项技术创新项目是“螺纹钢套提质增效”。螺纹钢套加工量大,之前的工艺加工一个零件需65分钟,且精度差、废品率高。赵晶专门为数控车床编写加工程序。“编写程序涉及函数运算、计算机语言,比较复杂。我下班回家把程序一段段写在纸上,第二天上机操作,再修改完善。”那些日子,家里满是写满程序代码的草纸,一个模块又一个模块,赵晶编写的程序达三四万字节。经她改进后的螺纹钢套生产工艺一次可加工成形,用时仅5分钟,废品率也比以往降低30%。

  赵晶被多所职业技术院校聘为客座讲师。她告诉那些即将进入企业的学生:掌握真本领,才无愧当代产业工人的称号。

韩利萍成长为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同样在数控岗位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519厂数控铣工韩利萍,则将自己的钻研称为“笨方法”。

  韩利萍最早师从劳模张建国。一次,师父给了她一张图纸,让她按图加工。韩利萍一看,图上各种剖视图,密密麻麻虚实线分布,立体几何糟糕的她根本看不懂这是对称图形,也就是说要加工6组对称零件。她认真地加工了12个一模一样的零件,“圆满”完成任务后,又兴奋地把零件上的毛刺打磨得干干净净,一副“坐等表扬”的心情。没想到师父一看她的零件就黑了脸,气呼呼地抓起来就丢在了车间的过道上说:“没有认真的态度,就别说是我徒弟,我丢不起这人!”刚20岁出头的韩利萍含泪站在原地,羞愧难当。从此开始了刻苦的学习。

  十年后,她成为厂里第一批数控铣床操作工,之前积累的普通铣床的操作经验一切归零。有一次韩利萍接到加工一个“定位滑块”的任务,图纸上复杂的形状和严苛的要求让她一筹莫展,多方请教无果,她决定自己钻研。晚上做饭,脑子还想着零件图形,手里的菜刀不自觉地跟着思绪游走,结果把土豆切成了一个个奇怪的块状,韩利萍眼前一亮,“用萝卜、土豆切出零件的模型,岂不是可以帮助自己更直观地消化和理解图纸?”从那之后,家里的饭桌上就总出现一些形状奇怪的“菜”,而“定位滑块”零件就在无数次试切土豆之后,终于成功地在数控铣床上制作完成。

  韩利萍的“笨办法”还包括抄书,她曾将一本借来的两百多页的编程书一字不落地抄下来。这个手抄本成为她的另一位“导师”,从依葫芦画瓢到反复实际操作,再到最后的融会贯通;从逐字逐句写代码指令到宏程序应用,再到系统变量开发……数控加工的“神秘面纱”被她一层层揭开,韩利萍终于成长为一名精通操作、编程和工艺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2016年6月25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首次发射。当看到自己亲手参与研制的发射平台稳稳地托举“长七”火箭升入太空,韩利萍的眼中满是泪花。

  大国女工匠,就是这样立于加工技术的顶端,游刃有余地做出最精细的高质产品。

  女工匠之勇

       在较量中赢取王者荣耀

  锡伯族姑娘郑秋菊今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她也是航空工业界的少数民族女性中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作为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线束厂工段长、技师、沈阳市首席工人、航空工业技术能手,郑秋菊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飞机线束属于飞机的神经系统,从事电缆加工的人员相当于飞机神经的外科医生,手工操作,非常精细,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郑秋菊已经在沈飞线束一线工作了22年

  郑秋菊在沈飞公司工作二十多年,线束工段已发展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团队,其中女职工占比90%,她是这个“娘子军团”的领头羊。和前辈相比,年轻的一代有着同样的责任心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不同的是,因为不断在学习新理念、新工艺、新方法,年轻人更善于动脑,能够打破常规,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我们喜欢接受挑战,喜欢新鲜事物。”刚到沈飞的时候,郑秋菊凭着不服输的劲头,仅用7个月就掌握了电缆加工技术。因为表现出色,她被公司派往美国、加拿大等世界一流的航空制造公司学习先进的电缆加工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她和她的团队还参与了国产民机生产线的建线工作。民用客机电缆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金属编织的电缆如何搭接,如何保证电缆的抗干扰性和安全接地保护……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娘子军不让须眉,她们开展各种创新实践,“金点子”迭出,最终顺利完成任务。她的团队被评为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

  这是一个特殊的集体,经常面临大量的临时计划、设计更改和终点开关返修任务的高度交叉,女工匠们攻坚克难,“我们面对使命勇于担当,面对困难勇于创新,面对任务勇于奉献,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是第一位的。”

  每当看着一架架飞机在空中试飞,交付部队,执行任务,她们心中都会涌起无限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大多数时候,站在比武台上的姑娘们,面对的是人数远超她们的男性对手。众所周知,学工科的男生远远多于女生,在蓝领的人群中,男性的比例也大大高于女性。不过赵晶认为,做一名优秀的数控车工,男女差别并不大,甚至,女生的细心更有助于做精细活儿。她有过很多次让男选手心悦诚服的经历。尤其是在2016年全国技术能手的决赛现场,赵晶是十强选手中唯一一名“女刀客”。决赛项目之一是加工出一个薄壁酒杯。薄壁件加工是车工加工的难点之一,厚了会粗糙,太薄会塌陷。最后,只有五人成功车出了符合要求的酒杯,身形娇小的赵晶是其中之一。男选手由衷赞叹:“这姑娘真是太厉害了。”

  于静谈起自己参加大连市举办的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经历,至今都很兴奋。“我平时工作性质比较单一,而这次比赛的项目范围很广,正是突破自己的好机会。”大连市四十多家企业的两百余名选手参加了大赛,最终获得参赛资格的只有八十余人,而女选手仅于静一名。

  理论知识测试顺利过关了,第二天是实作考试,从早晨开始就下大雨,仿佛是在把本就激烈的角逐渲染到令人窒息。拿到实作考试题目后,于静悄悄定了一个比考试时间短十分钟的震动提醒,以掌握进度。考试结束,天空开始放晴,考场的凝重气氛也随之消散。两个月后,成绩出来,于静夺冠!面对喜讯,于静有点意外。“高手之外还有高手,男人的战场又怎样?放平心态,有条不紊地把活儿干好就对了。”此刻面对记者,她的语气坚定而自信。

在职业技能竞赛场上,吴园梅是唯一的“女状元”

  全国三八红旗手、南昌铁路局南昌车辆段检修车间电气组工长吴园梅有着类似的经历。吴园梅所在的电气组是车间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班组,每年经她检修的客车,从未发生过责任事故。2013年,江西省举办第九届“振兴杯”南昌铁路职业技能竞赛,层层选拔之后,吴园梅成了这场竞赛中唯一一名女选手。赛前备战的日子正是酷暑,每天汗出如雨,整个人都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赛前她将几千个知识点记在小本子上,随身携带,时时翻看;为了缩短故障排查耗费的时间,她车上车下来回奔波,更把空调控制柜里成百上千个电器元件熟悉了一遍又一遍……缜密又紧张的训练终于在夏季最炎热的日子结束了,吴园梅踏进期待已久的竞技场,开始了为期两天与同系统几十名男高手的同台比赛。她以快、准、稳的扎实理论和实作手法,在五个单项比赛中均拔得头筹。

  这个身高不到160厘米,体重只有七十多斤的女将,成了高手如云的比武场上唯一一枝丽质芳姿的傲骨“梅花”。

  这些技术骄人的女工匠在事业上是佼佼者,在家庭中也各有各的幸福。于静说,老一辈的工人大多都以事业为中心,但新时代的人要有新时代的精气神,不仅在事业上努力,也要在家庭中承担责任,与家人同成长,共进步,共享幸福。

  她们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大军中特别能战斗的靓丽娘子军,各种大国重器上,有她们脑力心力体力的结晶;她们尽管常年与钢铁、烟尘、电荷、编程打交道,却欣然接受一个又一个极限挑战。她们或许在体力上不占优势,却凭着勤学苦练,凭着智慧与创造力闯过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她们“道技合一”,尽显大国女工匠的“王者风范”。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