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绿洲——访巴勒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
巴勒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摄影:颜旭)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耶路撒冷记者颜旭、孙伶俐):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本台记者日前赴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采访了巴勒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大自然面临严峻挑战和肆意破坏的今天,巴勒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就像是倡导人类与环境和平相处、人类之间和平共处的一小片绿洲。
建立巴勒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倡议是由巴勒斯坦当代首位动物学家萨纳·阿塔拉博士提出的,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60岁的博物馆馆长马赞继承了舅舅对大自然的热爱,立志实现他的梦想,终于在2014年创办了巴勒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马赞回忆说:“我7岁的时候,就受到舅舅--巴勒斯坦当代首位动物学家萨纳•阿塔拉博士的影响,他把我带进了大自然的奇妙世界。从此我便对自然生态、动植物和我们生活的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和妻子2008年从美国返回巴勒斯坦,我们想多为巴勒斯坦服务。我们2014年创办巴勒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旨在推动巴勒斯坦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的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以色列强占了我们大部分的土地和水源,我们可以利用的土地并不多,我们想更好地保护剩下的土地,使我们的生活更有尊严。所以创办博物馆旨在尊重,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环境,从而在这片土地上实现共生共存。”
巴勒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目前已成为普及自然生态知识、倡导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教育科研基地。伯利恒大学为博物馆提供了馆址及周边土地。博物馆包括展馆、研究实验室、模拟原生态的水生物池塘、植物培育基地、禽鸟馆等。博物馆现有大约一万件标本和展品,有两万张巴勒斯坦本地动植物的图片。
伊利亚斯·翰达尔是博物馆的一名科研人员,专业研究领域是昆虫学。他已经从伯利恒大学毕业,目前在比尔宰特大学攻读硕士。他说,博物馆在科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向当地学生普及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难题,“博物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巴勒斯坦得以和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接轨,可以进一步了解生物对农业乃至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研究课题。以色列的占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使我们在科研等方面受到很多限制。我们在生态保护方面还面临很多难题,一些人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生活垃圾和犹太定居点的工业废料得不到很好的处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工业废料对我们所在的自然环境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来自法国的艾瑞娜今年37岁,她和自己的母亲、妹妹一起来到伯利恒这座巴勒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当志愿者。她原来在法国的一个自然公园里工作,她妹妹两年前来过伯利恒,感觉很不错,所以这次她们母女三人一起过来希望了解真实的巴勒斯坦。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做志愿者,艾瑞娜不仅了解了巴勒斯坦在自然物种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和马赞夫妇一起种菜、收割,让她感到很有收获,“我们不仅参观了博物馆,而且我认为参与农业活动是个很好的主意。巴勒斯坦人虽然失去了土地,但是博物馆保留了一小部分生物种子,他们可以自己种地,我可以帮助他们一起种菜等等,我对此非常有兴趣。我很高兴在这里参加这个很棒的项目。”
马赞的夫人章学芳是祖籍无锡的台湾人。他们在美国留学期间相识,至今已共同携手走过了35个春秋。为了实现丈夫的理想,他们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来到巴勒斯坦伯利恒定居。为建立巴勒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他们从个人积蓄中捐赠了25万美元。从博物馆建立伊始到现在,他们都是义务工作,为巴勒斯坦志愿服务。章学芳表示,她非常支持丈夫的选择,“在这边或许他可以多一些奉献,对年轻人希望有一些好的影响。也是因为他在学术界,在基因方面的成就,这些在巴勒斯坦比较缺乏,所以他认为可以在基因方面做一些事。博物馆是他的本行,他从小就喜欢这方面,以前就有这个目标,希望有一天建一个博物馆,教育这边的人,跟巴勒斯坦的学生介绍这边的大自然生物植物,因为这方面在巴勒斯坦也是非常缺乏的。”
马赞告诉记者,他就出生在博物馆所在的伯利恒山脚下,22岁赴美国留学,也去过中国台湾和妻子的故乡无锡。他说,他现在并不把自己仅仅当作巴勒斯坦人、美国人或是中国人,而更像是一个“地球人”,为了保护自然,我们应该具有全球思维,并从身边事做起,“人类的未来不仅仅与巴勒斯坦人、中国人或是美国人有关,而是整个人类的命运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是世界文明的摇篮,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汉语也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语言。中国是大国,也是强国,自然地貌和生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是地球上的天堂。我一周前还和妻子商量,如果将来年纪大了无法再运转博物馆,我们可以去中国安度晚年,并继续从事保护自然环境的相关活动。”
马赞在温室给参观者介绍巴勒斯坦当地的植物(摄影:颜旭)
伊利亚斯(左)为参观者介绍博物馆的展品(摄影:孙伶俐)
博物馆的法国志愿者艾瑞娜(摄影:孙伶俐)
博物馆馆长马赞的著作(摄影: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