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走过60年 中国铀开采技术在全球由跟跑变领跑
位于新疆伊宁的现代化蒙其古尔铀矿(中核集团供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中国的核工业自1958年5月开始建设第一批厂矿起,已走过了整整60年。在寻根走访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核原料产地湖南郴州七一一矿之后,记者一路向西来到伊宁,感受天山脚下蒙其古尔现代化绿色铀矿的魅力。
一直以来的记忆是,凡是开矿就意味着掘地,还有粉尘、水源等环境污染。这回加上还是有辐射的铀矿,岂不是更让人却步?作为首次去到正在开采的铀矿山,记者脑子里先入为主地有了这些印象。但到了蒙其古尔才发现,这些景象都不存在。只见建在山坡上的矿区整洁宁静,地面已几近被人工种植的草木覆盖,不多的房舍映衬着远山,让人不敢相信已经到了铀矿开采核心区。
从1958年起,数十载的披荆斩棘和励精图治,中国核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曲折发展到体制调整等不同阶段,至2016年蒙其古尔一期、二期工程先后投产。这是我国首个规模化、现代化千吨级绿色铀矿大基地,其技术先进性、劳动生产率、信息化程度全方位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标志着我国铀矿开发模式、质量、效率发生根本性转变。
从铀矿中提取出来俗称“黄饼”的初级产品重铀酸铵 摄影:黎萌
蒙其古尔铀矿负责人张青林手拿黄饼向记者做介绍 摄影:黎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蒙其古尔铀矿的开采技术叫地浸采铀法,它一改掘地三尺的采矿老套路,不用从地下挖出铀矿,而是通过注液孔将溶浸液注入地下矿层,溶浸液在矿层与矿石发生反应,形成含铀溶液,再通过抽液孔将含铀溶液提升至地面,然后用水冶设施进行处理,加工成铀的初级产品重铀酸铵,它的辐射强度很低。
说地浸采铀法绿色环保,是因为它所用的注入到地下的溶浸液是二氧化碳(CO2)和氧气(O2)含量更高的水。在被注入矿层后,它既不会像酸性溶液那样对地下水环境有较大的改变,也不会对原有的地层结构形成大的破坏,更不会在地表形成大面积的尾矿渣堆存、地面塌陷和次生环境污染,同时可节约大量的矿山建设用地。
在蒙其古尔所属的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天山铀业),记者得知,经过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我国地浸采铀技术已由“照搬、效仿”进入到国际领先行列。回收资源的最低品位可达到0.01%,优于美国的0.05%;水冶回收率达到99.45%,比美国高5-10个百分点,成本具有国际竞争力。
天山铀业公司总经理阳奕汉介绍说,中国是全球第二个实现用中性浸出液开展原地浸出采铀的国家,在30多年的地浸科研试验、生产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付出了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如今,天山铀业在生产中使中性地浸采铀技术系统不断完善,实现了我国的地浸采铀技术在全球由跟跑到引领的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