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而发 印度导演成功的秘密武器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张肖):随着《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起跑线》等印度电影在中国掀起的一股接一股热潮,印度电影中关于女权、教育、学区房等接地气的话题,在中国同样引发了大众的热议。充满“人情味”,“走心”的印度电影如同电影市场上的一股清流,受到了广大中国影迷的一致好评。
见面会现场
本届上海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的印度影片《嗝嗝老师》在上映首日就吸引了大量影迷前来观看。很多影迷甚至专门从外地赶来,来自苏州的郭女士就是其中一员。 郭女士说:“我本身是做老师的,所以对教育这一领域比较感兴趣,最近印度好几部电影,都是和教育或社会有关的,都有它自己的特色,问题讲的特别透彻。”
见面会现场
《嗝嗝老师》讲述了患有妥瑞氏综合症的女老师用自己的励志经历,鼓励因出身底层阶级而饱受挫折的孩子们如何面对困境,最终带领他们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
导演西哈夫•马贺拉
在印度的电影投资市场,这样一部讲述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故事电影看上去没什么卖点,也没有商业价值,所有的投资人都不看好这一题材的电影。但在导演西哈夫•马贺拉看来,与命运对抗,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正如电影中女主角的经历,她有一生都在对抗的难题—妥瑞氏症,因此当她遇到了这样一群对自己命运充满抱怨和不满的学生们时,他们之间产生了命运的共鸣,老师与学生并肩作战,鼓舞人生,最终无论结果怎样,他们毕竟努力对抗过所谓的宿命。在西哈夫•马贺拉看来,这也正是人类共同的故事,他介绍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假如我们能够首先面对和接受这些缺点,并且和它成为朋友,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美好,我们才能变得更加优秀。”
正是带着这一份坚持和执着,经过七年的努力,西哈夫•马贺拉和他的电影《嗝嗝老师》终于获得了影迷们的一致认可。他认为,一部电影获得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切从心而发而诞生的真诚情感。因为他相信,只要找到人类共通的情感,世界电影都是相通的。也正是基于这样,具有真挚情感的印度电影才能如一股清流,直击中国影迷的内心。有从事医务工作的中国影迷就表示:“我也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看了电影,我想了很多,真的是非常感动。感谢导演给我们(带来)一个这么好的电影,不论是从医生角度,还是老师角度,(这部电影)都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去看的。”
也有其他中国影迷表示:“无论是作品,还是做人,真诚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秘诀,胜似秘诀的东西。”
正如导演西哈夫•马贺拉所说,不管是印度影迷,还是中国影迷,是电影把不同国家人民的心连接在一起,共同感受人类真挚的情感,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同时,他也向中国电影发出邀请,期待在“一带一路”电影合作机制下,中印电影能够加深互相交流,争取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喜欢功夫电影的西哈夫•马贺拉导演也许下了自己的心愿,“如果有机会,我真心希望能够和成龙大哥也合作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