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 改革进行时】“红色游+生态游”打造威海城市新名片

2018-07-18 14:38: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何雨阳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彭思敏):“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著名诗人闻一多曾用这样诗意的句子描述山东威海。威海,这个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城市,三面环海,因海而生、依海而兴。改革开放40年来,威海市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蓝天碧水是威海的主色调,红色精神是威海的灵魂。这座海滨城市因甲午战争和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而为人们熟知。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丰富的人文内涵,威海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项目,成为这座城市对外宣介的新名片。

  7月17日,“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网络主题活动暨“开启新时代 迈上新征程”全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活动采访团来到海滨城市威海,领略威海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挖掘历史人文资源 刘公岛红色旅游人气高

  17日上午,记者团一行来到人文景观独特丰富的威海刘公岛。这里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也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刘公岛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见证了中华民族多舛的命运,也让一代代红色基因深深地融入威海的灵魂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胶东在线供图)

  刘公岛景区以北洋海军诞生地和甲午战争重要遗址而名闻海内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挖掘刘公岛的历史文化内涵,刘公岛管委会经过充分考察论证,在10年前开始兴建刘公岛博览园,总投资达2.2亿元,博览园目前拥有5个展区、19个展厅。

  2016年,刘公岛建起了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岛上现有北洋海军提督署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是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自2016年6月基地开办以来,先后有700多个班次、3万多名党员干部来刘公岛学习接受教育。

  记者一行来到刘公岛时正赶上暑假出游的高峰期,岛内游人如织,有当地居民带着孩子来了解中国历史的,更有来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百人旅行团特意赶赴此地接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游客们以“旅游+学习”的方式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对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废矿到花园 华夏城变身生态旅游胜地

  威海华夏城,一城览千年。以传承华夏千年文化、独创威海特色为宗旨的华夏城,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通过风格建筑、直观感受、特色实景演出充分展示了出来。很难想象,如今这个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地方,曾经是一片废弃的矿坑。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威海华夏城景区内一角 摄影:彭思敏

  改革开放初期,这里靠山吃山,大规模开山采石,靠卖石头增加收入,高峰期共有44个采石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2003年,华夏文旅集团响应威海市“生态立市、荒山绿化”的号召,决定采用难度和繁复度最大的回填方法来改变这块废地的面貌。填补矿坑时,运输车辆盘行而上,其中一条150米高的山路,工程车盘弯9道运土而上,最终这里被打造成别具一格的九曲情人街景点。

  经过十余年的细致打磨,华夏文旅集团完成了采石场的治理,植树1127万棵,累计投资达44.3亿元,把这块昔日荒地变成了绿水环绕的文化旅游景点,使之成为威海对外推介的新名片。

  当被问及打造文旅景区遇到过何种困难时,华夏文旅集团董事长夏春亭对记者说:“开始做这个项目时,压力很大,修山的投入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天文数字,而且光往里投看不见效益。”2005年8月,夏春亭到浙江出差,看到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刊登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撰写的评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回忆说:“这让我豁然开朗,方向更明了,信心和劲头也更足了。”

  如今,华夏城已然成为威海旅游的新坐标,2017年共接待游客200.2万人次,创收1.9亿元。一座建在矿坑废墟上的中国环保生态城正在悄然崛起,成为威海市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方面的典范。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