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小酒杯里的大乾坤

2018-07-24 09:58:0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章文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哈里斯 翻译 译曲宁):今天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了茅台镇,作为一个阿尔巴尼亚记者在茅台镇感受了中国酒文化。这个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仁怀市的白酒之乡。世界上闻名遐迩的“茅台”酒就是在这里生产的。中国领导人与世界其他国家领导人之间曾发生过许多与“茅台”酒有关的趣闻轶事,所以“茅台”酒就像是一张中国的外交名片,醇香而清雅,当然,今天的中国普通家庭已经成为“茅台”酒的主要消费群体,宴请贵客,一瓶“茅台”酒足以说明主客之间的深情厚谊。

  生产这种神奇饮品的茅台集团就坐落在长江经济带上游的赤水河畔,据介绍,这个庞大的白酒生产帝国有3万多名员工,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库房最多、蒸馏酒中单品销售额最大、品牌价值最高的酿酒实体企业。这一串串庞大数字让我感叹不已,不过更让我着迷的是品尝过“茅台”酒,听过茅台镇的故事之后,我对中国酒文化的新发现。

  酿造“茅台”酒的水,完全是来自贯穿这个城市的一条河,赤水河。这是一条与长江相连接的神奇的河流,因为每年的端午节(6月)到重阳节(10月)期间,这条河的河水是浑浊的,而在此之外的月份则是清澈的,河的两岸种植着大片的有机高粱,在赤水河河水的灌溉与滋养下,高粱富含营养。这里的人们就是用赤水河里的水以及河岸上的高粱酿造出了驰名中外的“茅台”酒。茅台酒厂的3万多名职工被要求要像爱护他们的眼睛一样去爱护环境,保护这条河流以及沿岸的生态。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甚至通过植树,扶贫,投资等不同形式在持续地投入与付出,践行着保护环境的责任,没有任何的不情愿,因为“茅台”酒是有根的,挪到别的地方去,用别的原料,他就不再是这个味道了。所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把赤水河当作“茅台”酒的根,保护好赤水河两岸的环境,“茅台”酒的根就不会断。我想,这也许就像阿尔巴尼亚贝拉特的葡萄酒,每一种有历史的酒品,都离不开好山,好水与好人,好山好水,要靠好人的维护,这些加在一起,才能酿造出好的味道。

  听酒厂的人说,在这个镇子上,家家都会酿酒,家家都有保存多年的老酒,家家每年都仍旧还在从赤水河取水,酿造一坛属于这个年份的酒。这一坛坛的酒,都是要进行记录,然后封存起来,就这样一年一年,一辈一辈,新酒就成了“陈酿”,慢慢被保存了下来。拥有更多的“陈酿”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为了让后代能够有品质极佳的“陈酿”,在赤水河畔,茅台镇上,每一坛被封存的新酒都承载着无比的细心、严谨与期待,是最为一丝不苟的传承,是充满了希望的一种接力,如果一个家庭能够有传承百年的陈酿,那么后代引以为豪的不仅仅是陈酿所象征的财富,更是一个家族传承有序的门风与精神,这是一种荣誉。这也许正是中国人为什么对“陈酿”情有独钟的原因吧。

  中午的时候,我也品尝了一杯“茅台”酒,细细回味萦绕在舌根与喉头的醇香。我的同事告诉我,多喝几杯会达到一种更为奇妙的状态,会很开心,更为轻松,也会更加健谈。看到有些颇为严肃的中国朋友在因为小酌几杯“茅台”酒而开心,我不禁一下明白,无论“茅台”酒还是其他白酒,何尝不是一把钥匙,让有些严肃,内敛,内心奔放却不善于表达的中国人在一种微醺的状态下自然地释放自我,你也可以说白酒是一个微妙的借口,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彼此洞悉却心照不宣,借着那一杯酒,自然的拨开那层薄薄的面纱,更为坦诚的面对彼此,面对自己。中国人说,一醉方休,其实,他们并没有醉,只是需要一种这样的状态,让他们在内心与外在之间游刃有余,自如游走吧。

  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再来这个神奇的地方,一条纯净的河,一杯醇香的酒,一群朴实的人,希望这里的环境永远能这么干净,纯粹,这里的酒能永远这么醇香,厚重。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