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 体现科技推动经济、民生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 摄影:李晋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晋):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日在北京举行。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成果涉及基础科学与产业技术的各个方面,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体现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显著加强。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另有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奖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摄影:李晋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陈志敏表示,2018年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基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同时,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还体现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有力支撑。“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产业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面向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竞相涌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显着的加强。”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科技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评选中,来自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的马洪琪院士历时11年的攻关,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研发了世界首创、中国原创的水力式升船机,荣获该项目二等奖。升船机是为船舶通过航道上集中水位落差而设置的一种“通航建筑物”。马洪琪介绍说,从电力到水力驱动,显著提升了升船机的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水力式升船机打通了澜沧江-湄公河水运的主要通道,为境内外船舶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为实现澜湄合作的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们的升船机现在正在运用到其他的水域,它更适合于大吨位、大水位变幅的升船机建设,应该说在我国山区河流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陆佳政。摄影:李晋
除了实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支撑,2018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还涌现出一批直接惠及民生,提升人民福祉的获奖项目。生活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人们可能都有过靠冬储大白菜“过冬”的记忆,如今,经过科研工作者3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实现蔬菜的全面供应,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奖评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因其主持的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荣获二等奖。在他看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是科研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我们通过破译黄瓜的遗传密码,就是它的基因组,开创了从基因组到新品种的新道路,成功地培育了无苦味的、美味的黄瓜新品种。看到我的成果能够落地,我感到特别的欣慰。服务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需求,正是我们科研工作的主要努力目标。”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的马洪琪院士。摄影:李晋
近年来,中国肺癌的发病率逐年走高,平均每年新增肿瘤病例超过70万。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团队,通过器械的研发和微创技术的创新,实现肺癌的麻醉和手术精准化,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效果显著。“通过一个技术的改变,实现了肺癌的麻醉和手术精准化,恢复速度非常快。一般的病人来说,现在早期肺癌的病人我们可以做到一部分可以当天恢复,大部分三天就可以出院。所以我们有时候说早期肺癌的治疗恢复比得感冒还快。通过我们20多年的努力,就实现了微创外科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一个阶段,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此外,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在了国家科技奖的舞台上。134项目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类获奖项目中,有三分之一项目由企业牵头完成,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显著增强。来自中国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本届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陆佳政说,产学研一体的企业未来正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将进一步提升国家竞争力:企业要做基础研究,也要做转化。我觉得我们国家确定了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真正的内在需求就是能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做到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产品。实体经济遇到困难情况下,除了市场环境外,我们的产品通过科学技术,性能指标变得更好,(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的企业和国家)具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