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国家陆续入群,“一带一路”再添新活力
王冰国际关系学者,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近期,“一带一路”佳音频传。先是意大利作为G7成员国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瑞士又宣布两国将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签署有关“一带一路”和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李克强总理在访欧期间,双方表示加强“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泛欧洲交通运输网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这一切都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正在让更多欧盟国家转变态度。未来,随着更多欧盟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将再添新活力。
第一,欧盟国家有望陆续加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中欧携手合作历史悠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6+1”合作始于2012年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尚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欧盟国家也与中国有长期深入的合作。
中法联合在英国欣克利角开发的核电项目就是中欧合作的典范。今年3月29日,“一带一路”倡议德国联邦协会在不莱梅成立,希望促进德国中小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平台与中方企业共同进入第三方市场。欧盟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一路走到今天,在内部市场连通、建立跨国基础设施网络和建立各层次伙伴关系方面经验丰富。未来,随着更多欧盟国家陆续正式加入以及中欧双方战略和项目的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倡议的国际影响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二,更多共商、共建、共享,增进中欧双方政治互信。一个领域国际合作积累的信任可以促进双方其他领域合作走向深度和广度,这种溢出效应在“一带一路”项目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在项目中各层次的共商、共建、共享,中欧双方在经贸领域的磨合必然会上升到政治和安全领域,产生更多互信。实际上,相比于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中欧关系是改革开放40年间最为稳定的双边关系。这与双方的平等协商、务实合作和合理管控分歧是分不开的。曾经一度在欧盟内部有人认为中国的“16+1”合作破坏了欧盟的团结。但是,事实证明中国中东欧合作非但没有分裂欧洲,反而通过一系列成果惠及中东欧,缩小了欧盟内部发展差距,促进了欧洲一体化。更多欧盟国家加入,更多项目对接必将进一步消除欧方疑虑,扩大双方合作的基础。
第三,倒逼与国际标准对接,增强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和话语权。在走出去之初,少数企业曾因对国际规则和标准不够熟悉而遭受过挫折。欧盟国家“集体”加入必将带来标准和规则的融合。欧盟在工程技术标准、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的制定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且在“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全面和基于规则”三大原则。与欧盟战略深入对接必然倒逼中国企业改进企业治理,倒逼中国国内完善法律法规。这不仅会推动“一带一路”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且也会增强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国际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中国企业在高铁和5G通信技术方面从跟跑到领跑的过程证明,未来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方面,必将会有更加响亮的中国声音。
最后,促进全球治理层面的合作,为人类共同应对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在美国大搞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枉顾他国利益的大背景下,中欧战略对接却将世界第二大和第三经济体,以及最具经济活力的东亚联系在一起,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缩小贫富差距,有助于消除冲突和战争发生的根源。中欧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合作,必将改变以石油为基础的传统地缘政治格局,帮助更多国家实现能源独立,有利于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面发展。中欧还将以“一带一路”为载体,为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减贫、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贡献治标治本的解决方案,解决全球治理所面临的领导力和解决方案赤字问题。
总之,随着更多欧盟国家的加入“一带一路”倡议,随着更多联合项目的开展,中国和欧盟会越来越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欧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探索宝贵经验。双方务实合作的捷报还将不断传来,让我们拭目以待。(责任编辑:毅鸥)
[ 责编:杨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