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扎根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马义奇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培训基地种植的杂交水稻长势喜人。(袁氏国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高俊雅):杂交水稻是我国首创的一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使我国粮食的亩产和总产量大幅提升,为解决人民温饱、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推广,其中就包括非洲最大的岛国——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政府希望利用杂交水稻技术,解决本国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
胡月舫说:“要想让农民认可杂交水稻好,向他们证明杂交水稻优势,就要种给农民看。农民能够看到杂交水稻产量高、抗性强,包括抗病、抗虫、抗寒等,他们就会接受,就会买杂交水稻的种子。”
2008年9月14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马达加斯加学员参观湖南长沙的杂交水稻田。(袁氏国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在马达加斯加中部的马义奇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培训基地,湖南省袁氏国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农业技术专家胡月舫向记者介绍了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推广情况。2008年至今,胡月舫在马达加斯加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已经10年有余。这期间,他的足迹遍布这个世界第四大岛的各个水稻种植区,深入基层为当地农民做杂交水稻的高产示范,逐步扩大杂交水稻的影响力。
与很多非洲大陆国家主要种植玉米、木薯等作物不同,岛国马达加斯加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大米是当地人的第一主食,当地的自然条件也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因此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另一方面,马达加斯加本国水稻稻种退化严重, 单位产量持续降低,每公顷水稻产量仅3吨左右,不到中国平均产量的一半。这导致该国每年的粮食缺口日益扩大,已达到20多万吨。当地政府和民众迫切希望通过推广杂交水稻来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民粮食需求。
从2007年开始,先后有20多位像胡月舫这样的农业技术专家到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马达加斯加已经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并成为首个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种植、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的非洲国家。袁氏国际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项目负责人李艳萍介绍说,目前,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万公顷,并还在以每年2000多公顷的速度扩大规模。李艳萍说:“在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的整个产业链做起来了,包括育种(种子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开展技术示范和高产培训等。经过10多年研发,现在已经有5个杂交水稻品种在登记审定,制种基地种子的年产量稳定在100吨左右。我们每年都会组织高产示范和培训,每年3到5场,培训100人左右。现在每年推广面积能达到2000到3000公顷,累计种植杂交水稻面积已经达到3万到4万公顷。”
据介绍,杂交水稻已在马达加斯加各地种植,产量可达到每公顷8到10吨,比本地产量高出两倍。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马达加斯加“南南合作”项目总协调员马米索阿·拉马南加纳哈利,曾到中国接受杂交水稻技术培训,这些年来参与了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不同地区的试种。他认为,目前杂交水稻在马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种过的农户已经真切感受到杂交水稻产量大、效益高等优势。未来,杂交水稻在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政府将鼓励农户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利用杂交水稻产量高的优势,助力马达加斯加早日实现粮食自给并出口的目标。拉马南加纳哈利说:“马达加斯加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粮食自给、到2025年恢复粮食出口国地位的发展目标。杂交水稻产量高、品质好,所以政府希望借助杂交水稻实现上述两个发展目标。我们希望与中国政府继续合作,进一步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产量,让杂交水稻惠及更多百姓。”
拉马南加纳哈利说,现在马达加斯加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宣传,让更多农户直观感受到杂交水稻的种植效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恩贾拉是马义奇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培训基地的本地员工,除了在基地干农活,他自己的农田也种上了杂交水稻,产量增长明显,几年下来,增收的钱让他盖起了新房。恩贾拉说:“我自己的地里种了很多杂交水稻,收成很好,一公顷杂交水稻产量能达到8吨多,而之前种本国常规水稻一公顷产量只有3到4吨。我已经跟着公司干了10年,跟以前比,我的收入不断增长,这些年陆续攒了一些钱,开始盖新房了。”
今年5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海外唯一的分中心于马达加斯加挂牌。据了解,中心计划利用马达加斯加多样的生态环境,培育出适合不同非洲国家地理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计划到2030年帮助非洲基本解决粮食问题。中心还将致力于杂交水稻品种的选育和研发,让更多的非洲农民买得起、用得上杂交水稻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