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的故事】盛世治水保安澜

2019-09-16 16:15:47|来源:中国经济网|编辑:侯嘉慧

  在祖国大陆,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共有45203条,总长度为150.85万公里。除水害、兴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的关切。

  今年入汛以来,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共和国的防汛工程功力显露:12.1万处水文测站监测、31.2万公里的5级以上堤防挡水、9.88万座大小水库调节、98个蓄滞洪区调蓄。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表示,我国大江大河干流已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

  70年治水的坚强保障,来自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亿万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从治淮工程、密云水库,到黄河小浪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一座座水利设施岿然屹立,守护着亿万百姓;一条条灌溉渠道,密布田野,浇灌出五谷丰登;一个个水源工程,跨越南北,互济东西,构筑起“四横三纵”新水网……

  70年,中国水利事业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成就,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木兰溪,福建省内六大重要河流之一。从曾经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澜清波,这条一百余公里长的河流,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个流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沧桑巨变。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守江河 筑屏障 保安宁

  水旱灾害频发一直是中华民族心腹之患。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茂山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几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监测预报等手段几近空白。

  “从我记事起,淮河每年一涨水,这里就是一片汪洋,庄稼地全部被淹,日子过得特别苦。”80岁的崔中仁老人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镇崔集村村民,从小在淮河边生长,经历过洪灾,往事不堪回首。

  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这句口号是一代人的记忆,标志着年轻的共和国向肆虐的河流宣战,要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对大江大河进行了全面系统治理:淮河,随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部通过竣工验收,“狂野”的大河被驯服;黄河,建成的世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等,让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长江,有了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峡工程,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了百年一遇……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与水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耳目”的作用密不可分。今年,正是沿线的3万个站点,帮助预报员提前4天准确预报出“长江2019年第1号洪水”将在长江中下游形成,为开展抗洪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目前,我国水文测站已实现对大江大河及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全覆盖。

  江河安澜,见证了水利70年的辉煌成就。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临淮岗、小浪底……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筑起了新中国一个又一个治水丰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水支撑”。

  兴水利 惠民生 稳经济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7月2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谢尔塔拉农牧场的一片小麦地块上,一台大型指针式喷灌机,正伸着长臂均匀地给小麦浇水。“如果没有这些水利设施,今年小麦的长势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好。”农牧场场长刘爱荣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今年呼伦贝尔的旱情十分严峻,7月19日之前基本没有有效降雨,“多亏了近年来农场修建的灌溉设施,丰收没问题。”

  有收无收在于水。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十分脆弱,仅有22座大中型灌溉水库、7.1万千瓦的机械排灌动力、2.4亿亩的灌溉面积,根本无法抗御频发的自然灾害。

  为了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面貌,70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推广普及节水灌溉,累计实施400多处大型、1200多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成的万亩以上灌区达7800多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长到2018年底的10.2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5.3亿亩,粮食连年增产丰收。“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为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作出了贡献,也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汪安南说。

  水,是生命之源、民生根本。“吃水贵如油,辈辈为水愁”是71岁村民王景奎的旧时记忆。王景奎生活的山东省庆云县严务乡王皇村,是全县有名的“十八苦村”之一,他说:“以前吃水又苦又咸,现在打开家里的水龙头,‘甜水’就有了。”

  “苦水”变“甜水”,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带来的巨变,更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治水工程中的深刻体现。如今,从广袤的西北农村,到辽阔的黄淮海平原,农村供水工程惠及9.4亿农村人口,全国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6%,自来水普及率达81%。

  为人民谋幸福不是一句空话,不仅需要几代人的奋斗,更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70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投资屡创新高。新中国成立之初,每年水利建设投资仅5亿元左右,2008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建设投资持续增长,2018年全国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近7000亿元。

 “市民河长”团队在昆明市船房河巡视(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摄

  强监管 保生态 谋未来

  治水兴利,体现的是治水理念的深化与跃升,也应和着新中国70年水利改革发展的坚实步伐。

  为破解水资源瓶颈,全面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以来,全国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平稳,每年控制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12年相比,2017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了30%和32.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16提高到0.548,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63.5%提高到76.9%,各项管控目标顺利实现。

  为遏制人为水土流失,深入开展生态水环境修复。为了让土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累计改造坡耕地2000万亩,实施生态修复8.8万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31万平方公里。大力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2018年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当地水库向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等3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试点河流重现生机,沿线地下水水位逐步回升。

  为维护江河湖泊健康,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如今,河长制、湖长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全国共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四级湖长2.4万名,设立村级河长93万多名、村级湖长3.3万名。在对“水”的监管上,也压实了河长湖长主体责任,建章立制、科学施策、靶向治理,统筹解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

  汪安南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水利建设,与时俱进的是不断丰富和完善治水思路,从注重工程建设向资源节约保护,再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注重人与水和谐,更加突出治水的综合性、整体性、协同性。

  治水为民,治水惠民。当前“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集结号已经奏响,盛世治水的步伐铿锵有力,一幅普惠亿万人民的水利现代化蓝图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